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淡地理课堂合作探究式教学

时间:2024-08-31

祝小惠

随着各省新课标改革的火热进行,初中改革与高中改革同样重要,对此,各学科间的改革都是以学生面向讲台改为分组围坐,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把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然而,通过课堂观摩等发现,目前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要拿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创设的学习情景与内容联系不紧或提出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好;机械照搬探究步骤,探究形式过于程式化;过于强调探究过程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的应用;等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广大教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对课标内容把握不准。

在课堂教学中也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让学生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来延续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爱好。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和原则,下面談几点看法:

一、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探究氛围是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情绪状态,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步形成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后,教师千万不要马上奉送答案,教师不仅要答疑解难,而且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生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

二、探究的内容难度要适中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探究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的,即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已形成的基本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能够获得问题结果的内容。

上述内容标准都是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例如,关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对学生来说,虽然知道地球的形状,但一般只能说出地球是圆的,不能准确地说出“球体”这样的术语,关于人类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和证明的证据也是一知半解;对于“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分不清哪些现象是自转产生的,哪些是公转产生的;关于地图方面的知识,由于初中学生以前接触的较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知识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而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成就感,这样的内容难度是比较适于探究教学的。相反,如果探究的内容太容易,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或探究的内容太难使学生无所适从,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探究。

三、把教材中的“综合探究”与自主设计的“探究题”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内容

初中地理新教材在每一章最后都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综合探究”,指导学生进行活动。但是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这一固定模式,“探究”课题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围绕让学生易上手、易理解、易把握的思想和活动来安排,做到融知识、能力、实践于探究活动过程之中。或者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聪明才智自主地设计一些他们感爱好的“探究”性问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释疑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地解决问题。新课程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

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开发西部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事理、出新意,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表明,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讨论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惑释疑,在释疑中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快乐,讨论后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探究。同时,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是探究性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地理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人类经验构建的一种途径,它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不是以此来反对或摈弃其他学习方式,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