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姜以全
摘要: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会生成许多差错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有效学习、体验成功,提升学习力,为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利用,差错,深度,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错误,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是粗心,其实学生做错一般都不是因为粗心,往往是因为感知、技能和思维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差错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从正面看待学生的学习差错,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的各种差错,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差错的价值,充分利用差错资源开展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围绕差错,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体验成功、获得发展,提升学习力。
一、差错是探究新知的铺垫
学生能积极参与、有效生成的课堂,一定会让我们遭遇节外生枝。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出示数学信息:一次比赛中,男生组四个人的得分分别是6分、9分、7分、6分,女生组5个人的得分分别是10分、4分、7分、5分、4分。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判断是男生胜,还是女生胜?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算出每组的平均得分,用平均分比;还有的说分别用对应号数的男、女生得分比。老师组织学生用对应号数比,结果发现无法比较,看来只有用平均数。老师再组织学生探究怎样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有学生说,先算出每组的总分,再除以人数。也有学生说,男生只有四人,女生是五人,为了公平比较,就用四个男生的平均得分和女生前四个的平均得分比。这种说法对吗?虽然出了差错,但它已经接近求平均数方法的边缘了。多好的机会,老师抓住课堂生成的这一差错资源,引导学生从平均分的意义入手,组织学生尝试、判断,层层深入。发现一组数的平均数也就是平均分后的每份数,要用总数除以份数,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要用所有数据的总和,去除以数据的个数才是这一组的平均数。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的差错,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索出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二、差错是正确的先导
差错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或者成为引发正确结论的“基石”。学生的差错大多是“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就看我们教师怎样去开启。
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老师让学生笔算5.5+5。上台板演的学生把5去和5.5十分位上的5相加,结果是6.0。多么及时而又完美的差错啊,老师立即针对这一做法,组织学讨论:这样算行吗?为什么不能这样算?经过交流,发现第一个加数十分位上的5表示5个0.1,第二个加数5表示5个一,单位不相同,能直接合并相加吗?教师及时强调了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5要和5.5位上的5相加,而不能用5个0.1和5个一相加。
三、差错是突破难点的钥匙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回顾复习环节,老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观察后,交流讨论每组数的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原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因为粗心,第一组数展示出错啦,写成了0.025→205。细心的学生一下发现,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沉着应对,让学生说说这样为什么不行?应该怎样改?经过学生的讨论发现:只能是小数点的位置在向左或向右移动,而数字和数字的先后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应该是0.205→205。这一发现正是这一节知识的关键,因为一个差错,引导学生巧妙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四、差错是深度思考的动力
面对学生课堂生成的差错资源,教师应在关注学生的动机、尊重其认识、保护其积极性的前提下,给以恰当的处理,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差错中的不利及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多给学生“尝试——差错——思考——完善”的机会。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利用面积知识综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个长方形长是40厘米,宽是38厘米,如果把它剪成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多少个?有学生画出示意图,计算出长边上可以剪10个(40÷4=10),宽边上可以剪9个还剩2厘米(38÷4=10……2),一共可以减90个(10×9=90)。
这时,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去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积,能够平均分成多少份就可以剪成多少个小正方形。他提出了不少同学的疑惑:“这样不是更简单些吗?”教师让学生用这一方法尝试计算,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52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用1520÷16=95,可以剪95个。真的可以减95个吗?教师组织学生再观察刚才画出的示意图,发现长边上刚好可以分10个,短边上分9个后还余2厘米。剩余部分的宽只有2厘米,显然比小正方形的边长4厘米短,一个也不能剪,剩余部分只有舍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尝试——对比——分析,弄清楚为什么不能用大面积去除以小面积,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学会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五、差错是避免错误的预防针
老师往往容不得学生犯一丁点儿错误,因为怕学生出错,过分的照顾帮助,太多的“言传身教”、一味的指责惩罚,限制了学生的大脑、双手和嘴巴,牵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教学中何不将错就错,引导学生深刻分析错误的原因,经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分析尝试,让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的求知和发展,从差错中获取新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一节知识时,组织学生探究思考题:“2012年2月8日是星期三,这一年的4月8日应该是星期几?”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解答。在组织交流分享时,一名学生上台演算并讲解。他先计算从2012年2月8日至这一年的4月8日有多少天,用4月8日减去2月8日得2个月。然后用31(他考虑3月份是31天)乘2等于62,算出经过了62天。在组织评价讨论时,教师问学生:“能不能用4月8日减去2月8日来计算经过时间?”有学生说:“可以,因为经过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有学生反驳说:“不行,因为二月、三月、四月的天数不相同。”当然也有些学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啊。谁对谁错,组织学生通过查找2012年2月日历,数出2月8日后还有21天;三月份日历,共有31天;四月份日历,到4月8日有8天。因此,从2012年2月8日到4月8日共有60天。通过数日历,验证了该生的方法是错误。经历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个月的天数不相同,是不能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的方法来计算经过天数的。只能分月计算经过的天数,再求出总天数。
一个错误的思维,一种错误的解法,引领学生获取了一个知识,掌握了一种方法,相信学生以后再也不會出同样的差错了。
差错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差错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应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差错除了具有启发功能外,还具有刺激、教育、醒悟、陪衬、免疫等功能。这就需要教师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
我们要感谢差错,我们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我们的学生因差错的精彩而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华应龙著《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