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引导质疑,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时间:2024-08-31

陈小泉

摘要:“学贵有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了新的疑问,就能主动地向这个新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质疑,开启思维之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更要激发他们学会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主动询问和求解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激发兴趣”、“围绕题目”、“扣住重难点”、“抓住重点句”等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了不同的教法,培养了学生质疑解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质疑解难 鼓励发现 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疑问,就会进行研究和探索,引导他们主动质疑,是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挖掘同学们的学习的潜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点燃他们探索和求知的兴趣,促进他们思维发展。所以从低年级起,我们就要鼓励他们去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这一阶段,学生虽然年龄较小,表达和理解能力低,提出的问题没有预定的目标,但这是学习品格的形成。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扼杀学生的求知热情,错过大好时机。故此,教师要本着教会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紧扣教材内容,多方面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恰到好处给他们设置悬念,留出创造和思维的空间,任学生自由地去想象,进而对其产生困惑。学生的思考之门一旦敞开,教师就可指导学生朝着向更深一层次发展,引导他们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促使他们新的求知欲逐渐形成。比如《熊猫妈妈听电话》中的一句话:“小朋友看我表演滑滑梯,都笑个不停。”在讨论“笑个不停”时,忽然有一位学生高高举起双手提问:“真奇怪,大家去观察小东表演滑滑梯,笑个不停。他们不用吃饭,不再睡觉啦?”这个看似很小的问题,我并没有制止,我知道这是孩子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对孩子产生伤害。接下来,我要求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笑个不停”的真实含义。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热烈讨论,马上高高地起了举手对我说:“这是看表演呀,观察和评价表演时大家笑个不停,看完表演他们当然要回家啦。”我马上说:“你们说得很好!”通过这样一次次地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求知兴趣越发浓厚。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重要且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松鼠的尾巴》时,我刻意地尝试教会了学生如何解答自己的质疑。第二节课时我提炼了三个主要问题:(1)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例来描述松鼠尾巴和用处的?(2)请问小松鼠的母亲为什么向小松鼠说:“帚就在你身上啊!”(3)为什么在描述小松鼠时用上“找遍全身”、“最后发现”等词语?然后,让他们一起自学第3、4节,尝试回答自己的提问。聪明的孩子有了教师的提问,便会举一反三,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质疑,且逐渐趋向深入,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

二、围绕题目,培养质疑的习惯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和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教《草船借箭》,题目中的“借箭”,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来借箭,更凸显了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才能出众的人物。一上课我就教他们抓住题目“借箭”提问题。同学们纷纷提出:“谁向哪个人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等等的问题。在认真阅读课文时,已经准确地把握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例如在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从课文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观察课文题目,你们会有什么问题要提出?”但是学生在思考之后却提出:1.课文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题目要用“金色的鱼钩”?2.为什么“鱼钩”的前面要加上“金色”一词来修饰?3.文章是怎样把班长与鱼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从事物的外观中发现它的内涵,虽然一时还无法解答这些核心问题,但已经形成了假想,设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扣住重难点,培养质疑能力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从而一步一步地启发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深化中理解课文。学会正确分析事物,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鸟的天堂》一课,文中写我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时,着重描述了大榕树的外貌和长势,讲这一部分时我特别注意告诉学生,作者对这棵大榕树的具体位置、形状等做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这部分是静态描写。在仔细地阅读课文后,由于部分学生还不太清楚,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描写这棵榕树的静态时,为何还要使用“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这些问题难度相对较大,我没有要求学生做出正确回答,而是通过让他们反复阅读课文,深入体会描写这棵挺拔高耸的大榕树的优美句子,仔细分析描写这棵榕树大而美的特征,认真品味课文的主要内容,即课文是如何巧妙、形象地描写出这棵大榕树生命力的旺盛。通过讨论,大家有了想法:1.作者把这棵榕树的近景与远景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更好地突出这棵榕树的与众不同;2.这写法新颖,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隐隐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榕树图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因为这棵榕树枝条上有部分树叶是要向下垂延伸到水面上的,从近景可以描述:“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如果我们还以为没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就没有相互照应。经过我耐心指点,学生很快地摸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用脑思考就解决了困惑,享受到了质疑释难的学习乐趣。

四、抓住重点句,培养质疑方法

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只要紧紧抓住关键句或重点句,一边阅读一边记忆,就一定会很快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句,是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与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很紧密。抓好中心句的教学,往往是很好地串通整篇课文,使得教学融入一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这样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还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一些词语的内涵比较深刻,所以整篇故事的情节就是紧紧地围绕着它来展开的。学习这一句话时,有些学生就会提出:为何是“上级”“保姆”“勤务员”?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我先让学生弄清“上级””保姆”和“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穿越草地时承担哪些任务?在草地上那种特殊的环境中老班长到底是如何去做好他作为“上级”“保姆”和“勤務员”的?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老班寻找一些野菜,挖一些草根,洗衣服,找一些附近有湖和水的地方进行宿营,用鱼钩和鱼竿钓鱼,做了一个鱼汤供病号吃,而自己却是天天忍饥挨饿,还不允许把消息告知别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料和关怀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通过对老班长形象的刻画,体会他舍身救人,对于祖国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使学生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认识,从表面上逐渐加深而达到了实质。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得到充分地激发时,老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判断、分析、辨别,做到真正学会自主提问、质疑。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设计,把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出现的疑点,分清课堂教学的主次,及时解决教学问题。事实上,教师的“择疑”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提问阶段: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老师帮助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提问,也就是“疑”的不断积累。第二是教育阶段:就是将学生的提问引向知识的纵深,也是对学生“量”的基础上向“质”的一次提升。在这两个学习阶段中学生的思维常常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探究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采取过分的否定的态度,以免严重地挫伤学生的思维,熄灭他们思维的活力和生命火花,又不能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味地给出回答,予以过分的褒扬。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把握整篇课文的内涵和本质。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的问题就慢慢地提到自己的点子上来,这就是“设疑”的导向作用。设疑答疑推导式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质疑解难,不仅掌握是学习知识的良好起点,也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这正是“知小学则须疑,小疑则不知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解难,努力做到向疑师之说,疑师之解,疑专家之权威。在他们的提问中善于探幽索微,寻求真理,掌握科学知识,不断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提高他们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振南.小学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

[2].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汉生.思而疑,疑而质,质而释[J].教学新探,2015(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