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林贞
一、教研背景分析
我园有多名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加入,在新老师平常跟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看到新老师与幼儿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感,如新老师面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时常常会站在一边呆看不知该如何与幼儿互动;又或者主班老师让其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活动时,新老师除了命令式的给幼儿交代要求和任务之后,就是孩子们吵得吵,闹得闹,新老师无计可施,其实归根究底就是新老师还没有了解孩子,与幼儿的沟通的方法缺乏。二则在我园为新老师设计了多个不同的教研内容调查中发现,新老师就“如何与孩子沟通?”教研选题选择率达80%,可见,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新老师对如何与孩子沟通存在了难点,针于新老师发展的角度我园现阶段需要帮助她们去解决问题。记得一次教研培训讲座中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廖会长曾说:教研,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教研对象
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
三、教研目标
1.辅助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2.通过多途径帮助新教师掌握与幼儿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教研主题
如何与幼儿沟通?
五、教研准备
(一)采用调查、交流形式,了解新老师存在的疑惑,确定教研实践主题。
(二)教研活动计划。
六、教研过程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究发现的,他自己索为游戏的主人。其实不然,对于我们的新老师也一样,教育的不可控也是需要老师自己去琢磨,去消化的。结合整个教研活动,我们主要量化为三步走:定期教研,定期跟踪,定期总结,层层递进。
(一)定期教研
1.教研时间的界定:针对新老师的教研计划,刚开始我们定于每两周为一次教研,每月为实践期,月底为总结期。
2.内容与形式相融合,丰富教研策略。
(二)定期跟踪
是人总会有惰性,我们介入纸质材料巧计录,定期跟踪新老师的教研落实。
1.滚动式,针对经验积累,开展漂流册形式反馈新老师与幼儿相处的方法,在小群体进行思想碰撞。
2.紙条式,针对随机性,以叙事为主让新老师记录和孩子日常沟通的实例。如:梁老师运用自己的耐心促发了孩子与其交流——熟悉——喜欢,字里行间透露着她喜悦之情!
3.自我评价式,结合平时自己的工作自我评价,评价可以直观肯定她们的进步与及梳理不足,分数的体现激励新老师不断提升的空间。
(三)定期总结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提炼经验,内化为行为动态。引发教师对共性问题的共鸣,寻找共性的解决策略,实实在在地帮助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带教质量,成为幼儿所喜欢的好老师。
七、教研成效
在新教师之如何与幼儿沟通的参与式教研中,我园贴近新老师的现有能力,通过多形式的参与式教研让新教师更快速掌握了与幼儿沟通的策略,如: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老师与幼儿良好关系的建立、日常挖掘和幼儿交流的话题、老师对幼儿活动适时的帮助、多观察幼儿了解特点、利用老师自身的特长感染幼儿、与幼儿一同游戏玩耍等等,现如今新老师与幼儿的沟通互动性强,教研活动促进了新老师对不同年段幼儿特点的了解,新老师和幼儿的沟通不再是措手无策了,班级的孩子对新老师的认可很高,也主动和新老师交流、互动了,师幼关系融洽走向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园通过教研活动助力其获得成功或解决自身短板,同时,受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实践表明:让新老师参与式教研,她们的领悟会更深,进步的空间会更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