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赵玲
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戏曲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宣传,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等,又如2017年梧州的中考作文题目是“我与国粹”,但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部分考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的“国粹”!所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刻不容缓,要推动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而“戏曲进校园”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在《美术新课程》中也强调要关注文化和生活,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戏曲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它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的集合体,为了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作为美术教师应将“戏曲元素”融入中学美术课堂。而我们岑溪也有自己本地的戏曲--牛娘戏,我们更要传承和发扬我们本地戏曲--牛娘戏。将戏曲和岑溪“牛娘戏”元素引入初中美术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从而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将戏曲元素和牛娘戏元素融入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从亲身体验、交流感悟、绘画中领略美术的无限魅力,从绘画中发现自身的价值。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牛娘戏引入初中美术课堂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是戏曲艺术进课堂的第一步,因此我带领学生就从我们岑溪牛娘戏开始寻找它的起源和发展。岑溪牛娘戏是流传于广西桂东南地区和广东粤西地区的传统戏剧,核心流行区域在广西岑溪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一种起源于“舞春牛”农事娱神活动的地方戏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稀有剧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牛娘戏的兴盛时期,全市的牛娘队达160多个。这个时期,受广西区人民政府指派,岑溪牛娘剧团带着《鸡笼》等多个牛娘戏,到广西、广东的粤语地区巡演,取得圆满成功,掀起了一股“牛娘热”。课堂上我播放精彩的片段让学生欣赏,例如《鸡笼》选段、《亲家》选段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岑溪有名的牛娘戏片段,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并产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课下查阅牛娘戏中的角色名称---生、旦、净、丑,为以后课堂上绘画和制作打好基础。现场欣赏认识岑溪牛娘戏,将学生顺利引进牛娘戏艺术的大门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牛娘戏的相关知识而又不感觉枯燥乏味,我特 意请来了岑溪市群艺馆专业演员廖秋明老师来做讲座和现场表演,之后让学生与牛娘戏艺人廖秋明老师进行交流学习,牛娘戏艺人廖秋明老师的耐心讲解使学生在近距离感受牛娘戏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增强了孩子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也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认识了解牛娘戏,更加直观地看到牛娘戏人物的妆容、脸谱、头饰、服装。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要让牛娘戏能真正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并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对牛娘戏的兴趣。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从时代特点入手,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还要从课程作品的思想及牛娘戏人物的妆容、脸谱、头饰、服装等特点入手,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牛娘戏的兴趣,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绘画牛娘戏人物制作牛娘戏脸谱、头饰、服装等及牛娘戏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大胆构思精心制作
学生对牛娘戏有了一定的了解,带领学生动手绘画、制作牛娘戏人物形象,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我们选择了小石头和棉花来制作牛娘戏人物的头饰,用绘画和手工结合来制作牛娘戏人物形象。先用绘画牛娘戏的人物形象,然后在牛娘戏人物的头饰上利用小石头和棉花来制作漂亮而又有创意的头饰,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做到细致,还要有耐心。 用小石頭和棉花制作并成功走出第一步,让我们联系到更多的表现方法。我们还可以在纸盘上或者圆木片上绘画牛娘戏人物形象。
让学生了解牛娘戏脸谱颜色的含义。牛娘戏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是不可以随便乱用。牛娘戏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让学生对牛娘戏人物形象的认识与了解去制作不同人物形象的牛娘戏脸谱,教学生用硬纸板去制作。
三、牛娘戏作品的展示
展示作品,传承牛娘戏艺术在美术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制 作了不同形式的牛娘戏人物、头饰、脸谱、绘画、手工制作等,从中挑选优秀的作品在学校教学楼一楼进行展示,全校师生共同观赏,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牛娘戏的认识于了解,并增加了学生对牛娘戏的兴趣,也使牛娘戏元素更好的走进初中美术课堂。在探索每种手法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很多参考的资料,这种新的方式具有它的生命力与独创性,特别是当它与学生们的灵气融合时,更显出勃勃生机。学生们的盎然兴致给了我们探索的动力和无穷的乐趣。
总之,在充满“戏剧元素”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慢慢打开心扉,寻找牛娘戏人物形象的特色,并与教师一起“看戏”“绘戏”“制戏”,与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存在感,最终让美术课堂生机勃勃。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既要尊重传承,继承传承,更要走出传承, 突破传承,借助各种表现手法,传达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是我们的孜孜 不倦的追求,也必将为新的时代增添新的色彩,艺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良好的开端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今后,我们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做好戏曲元素和牛娘戏元素艺术的传承,让艺术魅力永放光芒。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