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的走,细细的品,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文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阅读形式多样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前必须先明确读的内容,选准读的时机,教给读的技巧。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当然,读书的形式有很多,例如:范读、仿读、齐读、轮读、引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默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会读。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挚交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出味道,读有收获,形成习惯。如我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整堂课共安排了5次朗读、4次自主读和一次默读,在每一次读之前都清晰地提出阅读要求,且读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10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读得充分,读出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读出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带着问题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真正做到学生、文本、作者之间情感的交融。阅读文章可循着“写什么、怎样写的、写得怎么样”的思路,整体把握、分段思索,达到读懂、理解文章的目的。
首先谈一谈“写什么”。一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传递给读者什么信息,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读标题,文章题目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它通常确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如学习《时间的脚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标题手法及有何作用,通过品味讨论,明确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生动形象地说明岩石中都隐藏着时间的踪影,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读文章大意,读时给每一段标上小序号,文章有几段,内心里要有数;要标注段落中有提示作用和总结作用的语句、段落之间过渡性的语句、结尾照应开头的内容。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作者思路的变化、故事情节的波折等内容。
还有找分段阅读中心句,一篇文章有中心,一段文字也有中心,再深入一点,一句话也有中心,即中心词,中心词便是作者在一段文字中所要表達的写作对象,准确地找出文章的各段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将这些词犹如穿珍珠项链一般穿起来,一篇文章“写什么”,我们便有比较清晰的印象。
再来谈一谈“怎样写”。这里读文章的结构和写法,不同的文体,作者思路不同,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各有特色。记叙文、散文、小说等通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行文;议论文通常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等;说明文有的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结构,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结构。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时,可以先由他们分别说出自己找出的中心句、过渡句,并指出这些语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如提示、总结、承上启下等作用。
文章怎样写的,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物)抒情和寓情于景(物),可以先援引文章关键词句展开分析,研讨其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找的句式进行研讨分析。如朱自清的《春》文中,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寓花树、万物以人的表情、动作、感情,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极强的图景,在他的笔下,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最后谈一谈“写得怎么样”。这里指对文章进行赏析和评价:赏析文章的语言、技巧、形象,精美的文章是充实的内容和圆熟的技巧的有机统一,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是内外旋律的共鸣,我们阅读时就应在揣摩和咀嚼上下工夫。我在引导学生赏析语句,常常以“说说最什么喜欢文中哪一句”为题,让学生自己再读文章,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把握形象。在读文章时,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写作形象的蕴含的意义,把握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三、留足阅读时间,交流反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教给朗读的技巧之外,还得给予学生时间上的保证。要把朗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初读感知、熟读理解、诵读体味、品读鉴赏。特别是当学生带着任务默读或轻声自由读的时候,当学生带着任务训练有感情朗读的时候,当学生想读的时候,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读下去,不要为了赶进度而轻易中断学生的读或砍掉教师的指导环节。
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研究成果。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观念改变了,课堂也成为他们快乐享受的殿堂。
湖北省荆门市楚天学校 李志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