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周汇
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万和证券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强调质的有效提升,量需合理增长。二十大对于经济目标的阐述中一点细微的变化在于已经去掉了“经济总量”,强调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新。中国21世纪以来的头20年,分别享受了人口红利与金融周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未来10年,要素投入对中国的增长贡献将自然降低,劳动力投入贡献转为负,科技与创新对于长期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在上述背景下,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证券行业将面临转型新机遇。
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根据二十大报告中央的判断,未来国际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发展环境从“战略机遇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即进入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扎牢“国家安全”这一根基。强化国家安全,必须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未来,“统筹安全与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万和证券认为,未来产业发展及投资的机遇就蕴藏在强化国家安全、实施科技创新及推进高质量发展中。
如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实施低碳转型战略将为光伏产业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带来机遇,高质量发展也将带来相关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国家安全方面的投资主线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和国防安全。
其中,粮食安全内容:农业科技和装备,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种植业振兴等;能源安全内容:海洋经济、造船业及海运业等;产业链安全相关:半导体、芯片等卡脖子行业将迎来长期的国产替代投资机会;国防安全:中国需要大力推进国防及军队现代化,保障自身稳定发展环境。发展以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为代表的国防军工是提升中国核心“硬科技”的重要抓手,軍民融合领域、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领域面临长期发展和投资机遇。
二十大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明晰指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明确表示,“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围绕“新要求”,易会满认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方向、是结果,“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是路径、是过程。
易会满提出,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总体可控,市场韧性和活力全面增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既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深入,国内直接融资占比一直呈趋势性提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也不断进步。
万和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直接融资(债券+股票)占比提升至48%,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深入,国内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体系正逐步改善;但相较美国90%的直接融资占比,中国直接融资比例潜在提升的空间仍很大。
股债融资稳步增长。2017年至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5.2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33.9万亿元。2021年,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约1.5万亿元,股票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合计超10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结构明显优化,科创类企业获得更多支持。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
截至2022年6月末,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年初的约20%增长至约37%,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转型发展“领跑者”的角色更加凸显。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由2017年年初的15.8%提升至23.5%。
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明显提升,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近5年并购重组交易金额约10万亿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退市制度进一步健全,截至2022年6月末,已有42家公司强制退市,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正加速形成。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继续稳步推进。统筹开放和安全,推动市场、产品和机构全方位开放。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落地实施,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在香港推出A股指数期货。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加强与完善。随着新《证券法》的修改、《期货法》的立法、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的上线等已经全面展开,“强监管、零容忍”将继续成为2022年证券行业监管的主旋律。2022年上半年,已有64家券商收到罚单共计179张,合计罚款金额1.36亿元。
万和证券表示,二十大指引未来发展方向,对经济的规模增长弱化,更加强调质的提升。对证券行业转型发展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直接融资比例,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性凸显。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新《证券法》的实施以及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稳妥推进,为投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也将带来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重置,证券行业投资银行业务也应在坚持业务本源的基础上,继续贯彻监管部门对于保荐机构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综合牵头的责任定位,协助监管部门一道合理匹配各中介机构之间的责任边界,做到权责清晰、责任归位。重心从服务“可批性”向服务“可卖性”转变,努力践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使命。
二是证券公司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公司、中小微企业等的服务力度。过去依赖房地产和基建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发生转变,高端制造、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等领域融资服务的重要性提升,发展潜力更大,证券公司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等公司的服务力度,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时,同样需要拿出“专精特新”的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特点,加强行业研究,选择重点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创新助力科技创新,结合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以量身定制的方式为企业匹配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三是共同富裕目标坚定不移,分配制度改革利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打开空间。但财富管理业务蓝海里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随着客户日臻成熟且需求升级,财富管理正式从“产品驱动”与“渠道驱动”迈向“投顾引领”与“客户体验驱动”时代,证券公司当前在业务理念、投顾能力、数字化水平上,仍与目标模式存在明显差距,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四是强监管导向延续,“强监管、零容忍”将继续成为未来证券行业金融监管的主旋律。证券公司若想稳定发展就应树立合法合规意识。一方面自上而下地高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信披行为,并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刑事风险预警与危机应对能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减少合规风险带来的损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