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孙嘉翎
摘要:美术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而绘画是美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用画来表现他们所见、所想、所闻,表现他们喜欢的、厌恶的。他们通过自己的画,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进行创造的自信,把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潜能发挥出来,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幼儿绘画不同于成人绘画,幼儿画中丰含着孩子对身边事物,天真而又充满快乐的热情及感受,反映出他们幼稚而又充满大胆想象的想法。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可低估。
关键词:想象力、创造力、兴趣
第一阶段涂鸦期两岁左右幼儿的绘画阶段。这个时期的绘画的特点是:有杂乱线(线条不分化,横、竖、斜、弧线、锯齿线、螺旋线、点参杂在一起)、单一线(反复同一动作,画出自上而下、自左向右长短不齐重叠的倾斜线)圆形线(顺时方向反复画圆圈)、命名线(幼儿朦胧意识到线条与实物的联系,自言自语地对线条加以说明,给线条起名)。对这一时期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爱好、出现的雏形创造力。
第二阶段象征期又称“表意期”三岁左右幼儿,用简单的抽象的线条表现自己意愿的绘画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视觉形象的感受力有所提高,眼动较有规律,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轮廓,但不注意形体的完整,侧重意趣的表现,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夸大所画对象的某一部分,形象比较粗劣,与实物相差较远,还常以娱乐为动机在游戏中作画,并用语言补充画面未能表现出的意图。
第三阶段图示期又称“略图期”。四~五岁的幼儿,以程式化的图形表现物象的绘画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但还缺乏写实性,形象不完整,好用固定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画的比较概念化。
第四阶段写实期六~七岁的幼儿,较为真实地描绘物象的绘画阶段。此期的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不断提高,能画出客观物象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但由于空间知觉和图形知觉主精确,不懂透视的表现原理,作画时表现出写意的倾向,所以所画形象与真实的物象仍有相当距离。这个阶段也叫主观写意表现阶段。
如何以正确的观念和适当的方式引导其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一、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幼儿园也是幼儿美术题材的主要来源
教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如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前后远近等。此外,加强语言引导,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学习中去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在传授技巧时,由于小班的幼儿手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因而先让幼儿从欣赏哥哥姐姐们的画开始,感受色彩、认识色彩,引导幼儿入门,让他们随意画,大胆画,不追求描画细致。如:手指点画;脚掌、手掌印画;吹画,撕纸贴画等,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思维有了提高,但表现技巧跟不上,就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当幼儿在将意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再适当地教幼儿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帮助幼儿完成这种转换。让幼儿慢慢学,坚持练,逐渐投入到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去。而在大班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象、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三、开张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为幼儿提供创造的环境,拓展视野,激发幼儿创造力
以往美术教育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育内容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拓展幼儿视野,带孩子走向大自然,让孩子在观察、体验中进行绘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动机。例如:在小班画小草,我虽讲解示范了,但孩子们还是画的长的长、稀疏的稀疏,课后,我带孩子来到草地上,孩子们喜欢草地,在草地上打着滚,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观察小草,“小草长的短,小草长的很密…”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再一次画小草,孩子们画的密了、短了,有的还画的小草歪歪着,说是风刮的小草歪了。还有的画上了小花、树叶,甚至小虫…画面内容丰富多了。还有中大班孩子画树,都喜欢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一个树桩,一个树丛,一个班的孩子都画的一模一样,我请他们观察窗外大树的样子,这时候他们会发现,树叶是长在树枝上的树干连接着树枝,树枝用短线来表示,有的树枝曲曲折折,有的树枝弯弯曲曲,这时候孩子们的树就丰富了许多,每个人的大树都不一样。
所以,给孩子适当的范例引导是必要的。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造,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去教,若任凭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导致美术教育仅有过程而没有结果,不利于幼儿成功感的产生和美术表现力的发展。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四、多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美术交流活动,体现交流的乐趣,提高自信心,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
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组织幼儿参加各项美术比赛,即席挥毫。既发扬了团队的精神。又让孩子们领略到创作的信心,体验到创作并不是高不可攀,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受的表现。积极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节美术课都要增加讲评环节,让孩子们自己上来讲一讲作品里的故事,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作品,听比看重要,通过展示、比较,讓美术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同时亦让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有所了解,从画的变化中发现幼儿的进步。因地制宜,让孩子参予课室1.2米以下墙的布置,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手工、美术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或画、或粘或剪,他们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了提高。经过孩子自己布置的课室,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玩具架上摆着孩子制作的玩具,墙角设置着孩子喜欢的手工作品,孩子充满信心,体验着成功,孩子从而更加爱护周围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所以说每一个宝贝的心中,都有一颗想象和创造的种子,这颗种子需要悉心浇灌、认真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幼儿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因为这个时期是性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 幼儿的思想以及认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说幼儿时期的教育尤为的重要。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 要摒弃传统的强制性思维, 多在教学活动中注入引导、鼓励、奖赏的元素, 从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幼儿去找寻和发现在他们身边的正能量, 要让他们具备审美的能力, 依靠联想和创造去建立人性美、事物美的和谐环境。要以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 最终带动幼儿在思维和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美术基础 作者孟红霞、丁凤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