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亚青
语言课程理念,是从语言表达、人文情怀等方面,逐一强化中学生能力,使中学生继承优秀文化。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从人文交流、生命感知、生活感悟等多方面,加强学生人文思想。以生命为出发点,依据中学生的生命特点、学情差异等因素,确保素质融合效果,发挥语文科目的教学功能。
一、素质教育融合语文课程的表现
(一)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工具性、文化性各项资源的整合,有效转变传统课堂,给予学生更多求新机会[1]。在自然人文的环境中,以学生知识需求为起点,有效联合生活资源与语文课文,增强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继承优秀文化。
1.在语文中挖掘美感素材
素质教育的关键点,集中于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合。现阶段,多数语文教材中,采取“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让教师带领学生赏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指含义,让学生发现事实本质。比如《济南的春天》,借助济南春景,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喜爱情感。
2.在语文内容中感受国粹力量
国内文化悠久,被誉为“诗国”。在中学生素质培养中,教师应侧重于诗歌教学,利用每日课程,开展诗歌朗诵、背诵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促使学生领会诗歌用词技巧。比如《峨眉山月歌》《夜雨寄北》等。(3)使用语文文化思想净化学生心灵。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发挥科目教育功能。语文课程中,含有多种寓言、诗歌等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比如《杞人忧天》,告诫学生请勿进行无必要的担忧,引导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思想面对生活,解决学习困难。
(二)诗歌鉴赏中融合的素质教育
1.意境鉴赏
原有的题海战术,表现出诗歌学习的枯燥性。在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可采取意境鉴赏方法,挖掘诗歌中的思想与含义,带动学生感受诗歌文化美感。意境鉴赏方法,更为关注学生在诗歌中的感受,助力学生形成古文认知,促使学生自主领会诗歌内容。
2.融合素质教育的鉴赏案例分析
以《夜雨寄北》为例。(1)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诗歌境界,诗人所在位置为“巴蜀”,而诗人亲友位置为“长安”,长安相对于巴蜀而言,方位在“北”。因此,诗人题目设为“寄北”。(2)“北”字方位确定后,带领学生认识“寄”字。题目中的“寄”字,表达作者向北方亲友寄托的思想、表达的情怀。寄托的思想内容,从诗文中查找。(3)在诗歌首句中,使用了两个“期”字,形成抑扬顿挫音感,表达归乡无期的惆怅。诗歌第二句,侧重描述诗人所在位置的环境特点,对乡愁形成环境渲染,使人们阅读诗歌感受“思乡渐浓”的情怀。诗歌第三句,是诗人对相逢场景的期待。诗歌末句,是对诗人所在场景进行描述,让人感受诗人在现实与期待两个思绪中徘徊的场景。(4)在融合素质教育时,教师可进行词汇讲解,比如“期”指“日期、时间”;“话”指“聊天、交流”等。让学生提出诗歌理解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对诗歌第三句“当”字使用表示不解,“当”字在诗歌语境表达“时候”的含义,“何当”指“什么时候”。在文字解析清楚后,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四句诗歌的解析与翻译,给出场景描述。学生在自主赏析时,会对“巴蜀夜雨”进行差异性联想:有的学生认为诗歌意境中的“夜雨”应是细雨绵绵,引起诗人赏雨,回想家乡;有的学生表示诗歌中的“夜雨”应是磅礴大雨,与长安雨相似,引起诗人怀念;有的学生认为“夜雨”场景与诗人创作无关,诗人接到了家人的书信,恰逢巴蜀下雨。采取素养教育融合方式,教师让学生结合诗意给出意境描述,促使学生深入解读诗歌内容,融合自身联想与意境赏析依据,高效转化所学内容,充分领会诗歌内涵,达成素质教育目标。
(三)作文中融合的素质教育
1.作文中的人文思想
在素质教育中,要求写作内容具有生活性,站在生活更高点位进行总结与评价,展现行文价值。在素质教育中,侧重于学生本位思想,要求教师在写作教育中,关注学生发展。比如,中学生写作练习中,有3个学生的写作内容雷同,教师带领学生表达个性观点,展现素质教育功能,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行文技巧。
2.作文教学示例
(1)引导学生表达观点
比如《猫》课文,所在单元均是“动物”写作题材。在教材章节末页,给出了“写作练习”方向:“如何突出中心”。教师在融合素质教育思想时,可让学生自主重温四篇课文,梳理文中的表达方式,以此为仿写依据,进行观点表达,突出中心内容。以《猫》为例,在文章叙述时,对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喜欢程度、结局进行逐一描述,借助文中故事引导学生平等对待生命。
(2)训练学生写作文采
在掌握课文行文思路后,教师让学生以“小鸟”为题,进行写作练习。在学生写作完成时,教师对学生写作内容进行点评,增强学生的写作文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比如,学生描述小鸟时,“它很美,有白色的毛”。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比如、拟人等手法,重新描述。学生改成“小鸟像白云一样,白白的”。
二、以素质教育为起点,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一)詩歌创新教学路线
在意境赏析基础上,教师应融合新型教学方法,增强素质在诗歌中的融合效果。教师可从“炼”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用词的精妙处,引导学生深层体会诗歌思想。
(二)写作教育融合对策
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需在人本思想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素材,加强行文内容的真实性。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观看《早间新闻》内容,让学生自主设立题目,选择写作角度,进行新闻观后感书写,促使学生关注国家与社会问题,发挥新闻舆论的思想引导作用。以“新闻+写作”的形式,塑造学生正确观念。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中学语文在实际教学期间,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从诗歌、写作两方面,开展素质融合,增强语文教学新颖性,逐步强化学生文学素养,展现素质教育功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