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主探究式微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8-31

陈碎娇

一、问题的提出

“微专题”是指一个相关联的、可以单独研究的知识体系,某种数学思想方法、一个研究主题等.“微专题”教学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入手,内化知识,构建结构进行知识迁移,整合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小切口”教学方法.微专题涵盖的内容适量,知识间联系紧密,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活化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微专题”教学的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微专题”很容易异化为简单的例题聚集,“微专题”教学也很容易异化为纯粹的解题活动.课堂看似饱满但因老师“满堂灌”,加之知识综合性强,学生在被动听讲中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少了思维的交流与碰撞,课堂呈现以下弊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惫,课堂缺乏生机;“知识、题型、经验”等复习所得理解体会不深,易出现讲过、做过但还是出错的现象;过于注重复习的综合性,忽视基础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在微专题复习中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满怀激情、学有所悟、提升素养,值得研究.不久前,我在高一复习研讨课上,尝试了以《平面向量及三角形面积比问题》为题的自主探究式的微专题教学,以期用数学核心素养指挥课堂,实现微专题教学从“知识、题型”向“能力、素养”转变,从“讲授、经验”课堂向“智慧、生成”课堂转变。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实践

课题:平面向量及三角形面积比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 在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

微专题针对的是学生存在的真问题、实问题,在选题时切忌大而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能够串联成合适的知识链,进而形成微专题。因此对于微专题的选题,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要体现出自然发现、猜想、证明的思維过程。本节课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向量的知识,对三角形重心的向量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三角形内一点与三个顶点的连线将三角形分成的三个三角形面积关系并不知晓,因此在课前提出两个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问题。

活动2 在自主探究中提炼性质

微专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往往是命题的热点,具有深远的背景,因此在设计微专题时,很多教师的做法是把知识点往深处挖,通过大量的拓展性的发掘,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性质与结论.但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微专题”也就失去了“微”的特征.教师应该根据学情控制拓展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炼相关的性质与结论.

数学教学要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为支撑,以恰当的问题情境为依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递进式设计数学问题,用强烈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出使学生跃跃欲试、寻根问底的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进行主动建构、主动思考,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欣赏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微专题在知识的整合和方法的深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专题教学有很强的“机动识性”与“灵活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设置微专题,催生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新鲜感和积极性,通过对微专题中的问题解决,深刻揭示问题的本质,达到“会一题通一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