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赵一鉴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为学生学习创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环境,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教学 交流 质疑 解疑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在实践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能够主动、富有个性地去接受知识、创造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具备开放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积极建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学会课前预习
“预习”,即学生自己先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先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們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四、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五、学生再看书小结,最后教师讲解总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最后教师讲解总结。
六、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总之,开放式课堂教学是今后教学方式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行动上做到逐步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和总结,反思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8
[2]王庆明.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