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快乐的自由活动

时间:2024-08-31

黄静

背景: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个平稳过度的阶段,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大转折,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小衔接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作为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台阶的坡度趋减,让幼儿更好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而自由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自由活动是以“以幼儿发展为本”为理念,强调幼儿的自由、自主,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通过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材料和开放的空间,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经验,获得充分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幼儿能力、个性健康发展的活动。由于自由活动在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可以轻松地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但自由活动时存在这些问题:大声喧哗、争抢玩具的现象较多,常规较差,规则意识较薄弱。问题是根源,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幼儿自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我的小妙招:

操作三部曲:

第一步:丰富材料,激发興趣,体验快乐。

丰富的游戏材料不仅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更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专注性。我们除了引导家长支持幼儿自带玩具外,还提供各种低结构的玩具,如:绳子、橡皮筋以及开放性的区角材料等,并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民间游戏融入到自由活动中,和幼儿互动游戏。

成效: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游戏材料,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要。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也让孩子们更投入游戏中,使幼儿在愉快、有益的自由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第二步:多元场所,满足需要,提高能力。

幼儿园活动室的每一个空间(室内的墙面、地面、桌面、橱面等,室外的走廊等)都应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使幼儿在宽敞的空间里自由愉快地活动。针对我园活动室空间有限,幼儿人数多的问题,老师们想法设法拓展活动空间,除了开放区域活动的场地以外,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还将活动场所拓展到了教室外走廊等,将一些需要较大空间的游戏(如:跳橡皮筋、造房子等游戏)转移到走廊,既满足了幼儿对空间的需求,又避免了游戏间的互相干扰。

成效:

幼儿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活动场地,从空间上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度,同时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三步:共建规则,解决问题,培养意识。

自主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活动中老师应该要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只有师生共同协商建立起来的规则,幼儿才会在过程中更自觉地去遵守和执行。如:当活动室里因为游戏而争抢场地时,老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使每个游戏都能进行,又不影响同伴?于是在大家的讨论下达成共识,可以做一些游戏场地的规定,孩子们制定的规则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很快解决了争抢场地的问题。接着又针对“区域中人太多了怎么办、怎样玩才算是文明玩、怎样拿取、整理玩具更方便快捷”等问题制定了规则,游戏中每个人都共同遵守规则,并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成效:

活动规则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保证幼儿自由活动愉快、宽松、有序地进行。

我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

教师观念上的变化带来了行为上的转变,教师们从过去自由活动中的单一的观察者,成为了现在自由活动中的材料的提供者、环境的创设者、游戏的观察者参与者和行为的支持者。如今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互动更多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能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孩子们一起协商制定规则、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二期课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思维在碰撞、思想在交流、智慧在闪现,能力在提高,促进了教师自由活动的组织能力、反思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课程指南》中提出:“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我们教师不一定要教会幼儿怎么做,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协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教师充当一个欣赏者、观察者、指导者,在必要时做出正确的指导。围绕“幼小衔接”工作精神,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老师应该要敢于放手,给幼儿更多自主的机会,让幼儿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