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I-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8-31

朱卫红

一、项目的背景及实施概况

1.项目背景

海南中学近年来人口陆续导出,外来务工子女的增多,导致生源结构的变化,学生差异增加,促成他们的行为习惯、情感和心理方面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研究学生的差异,为缩小差异,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借此项目,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等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好发展。

2.实施目标

“I-课程”即为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而开发的个别化课程。I课程,它是精致而有针对性的课程,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1)弥补且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师生交流协商方式进行,旨在培养特定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

(3)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改变问题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将在I课程实践体会中的进步正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各方面。

3.项目内容

为此项目的实践研究更有聚焦性,课程关注的重点更清晰,项目设计实施之初,不贪多求杂,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品质、行为习惯方面的矫正施治,定位生成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成个性化的课程。

首先深入观察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点;然后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紧接着开展“I-课程”实践,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差异需求;最后建立学校“I-课程”目录体系,完成开发设计“I-课程”校本教材。

(1)课程定位

I课程关注并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问题行为或学生擅长的“个课程”,而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制定与生成一门个性化的、专门为某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案。

关注课程重点是学生的差异点,且对学生的差异点正确描述,设计合理有效的实践方案。

分析学生的差异点形成的主要缘由,确定分步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差异点有品质品性类的,有意志习惯养成类的,有心理因素类的,前三种是泛学科的,适宜以班主任和精神导师介入;也有学习方法类的,需以各学科老师的身份介入。本次我们I课程的关注重点在前三种。

(2)課程设计

主体部分含“七大模块”内容:

(3)课程运作

总之,本课程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关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即品行问题行为与人个性问题行为的矫正与改变以及学生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等等; I课程具体表现形式即课程计划可理解为课程设计;教材可理解为提供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内容。

(4)成果及评价

本项目最大的成果是基于“个课程”的教育实践丰富案例,在附录1中逐一呈现出来。并提炼“I-课程”实践研究的经验做法。同时完成“I-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实践研究的校本教材。

美国有一个教育者说:“孩子,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我还没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转变一个问题学生和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等重要。而此项目的投入与实践,正是基于教师的耐心、细心寻找适合学生的好方法通过设计I课程实践,使学生有了不同的增长点与进步。

二、项目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全面动员,用心调查(research)

小组主要成员开展调研工作,成立项目组并确定核心成员;进行了专题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与教师对于I课程的意愿。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梳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老师们拿出项目组第一手信息资料,初步了解此项目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学习I课程相关文章,开拓老师视野,为其提供研究设计资料;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谈谈I课程,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2.模板设计,骨干先行

骨干先行I课程的设计、典型引路,全面开发设计I课程。

(1)设计模板,骨干先行

拿出I课程首例设计,讨论修改。由5位先行老师初步涉水,完成了几篇有质量的I课程设计。

(2)讨论修改,精益求精

3.倾情动员,设计开发

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师利用寒期整理修改资料,参照样稿撰写设计I课程;全面推行,每个班主任手中完成一个课程。

4.自主修改,策略得当

统整时发现,教师设计的课程涉及面多又杂,比起预期相差甚远。教师介入的身份角色有异。项目核心人员一致认为在项目实施之初不能贪多求杂,最终食而不化。经讨论及专家的指点,大家纷纷认为I课程需精致的定位即个性化的课程;且分类清晰,明晰产生学生问题行为的源头症结;最后需矫正得当,要制定应对学生问题行为解决策略。这样的课程设计才接地气,所以组内成员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1基本情况修改

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介绍,我们觉得简约叙述比较恰当,同时,对学生基本情况介绍要避免纯概念化,要注意以具体、生动、典型的细节。

2问题关注部分修改

重在对问题进行归类。另外,关注的问题“点”不宜过多,只能1-2个。

3课程目标部分

“I课程”目标应条分缕析,措辞简明;目标不要太高大上。

4课程设计部分

是“I课程”的核心所在,必须紧扣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何謂“课程”?课程是一系列教育内容与活动的总和,那么,这个设计包括哪些明确的、成序列的教育内容呢?作为“I课程”的设计老师,对此应以具体的文字,予以明确。

5课程评价

是关于实施效果的记录:“课程评价”是“I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说明以下内容:一是围绕主题内容,明确了哪些评价方法和内容;二是具体的评价量表有哪些?三是利用这些评价量表所得到的评价数据、评价结论是什么?

王老师在《学生I课程设计A》“课程评价”板块的描述值得肯定。王老师不仅对本“I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手段作了介绍而且王老师在《学生I课程设计A》“课程评价”板块中设计了两则评价量表,这也是很好的。具体为(PPT)这些评价量表的制定,对于检查课程的效果质量,都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可以在“课程实施”板块,将使用评价量表的情况,加以记录描述。

6课程实施

是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实际进展的跟踪记录。一方面,“课程实施”以观察记录的形式,具体、详实地记录课程实施中所走过的重要节点,所取得的具体进展。应反映阶段进展、穿插介绍案例、突出量表使用、成败效果判断分析,等等。另一方面,“课程实施”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方面。例如,周老师在《小牛同学I课程》中,较好地记录了家庭教育的情况(PPT);在“课程实施”部分的撰写时,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课程实施”千万不能同“课程设计”混为一谈。以戴老师《做事拖拉的小朋友》“课程实施”部分阐述的文字为例(PPT)

5.学生实践,感悟体验

在各班级学生中,进行I 课程的实施。由班主任引领学生,根据I课程设计进行课程实施,虽然时间有些紧张,但大家还是边实践、边体验、边记录。

6.三方合力,交流分享

每一个I课程在学生自主实践、体验中,班主任运用班会课的平台,运用家校平台,引领学生相互交流、反馈、分享。

7.反思总结,继续实践

学生实践I课程,从师生各自角度进行总结,期望下一轮I课程的实践可以更完美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I-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实践研究》这一项目的开展,可以逐步解决矫正学生问题行为或缩减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逐步积累自己的知识、能力等,更好地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类似这些课程与考试无关,看似无用实是有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问题行为,温暖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埋下了伏笔。课堂上是无法体验到的,学生在自主选择与体验中兴趣大增,在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流分享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不仅学生相互感受到了、听到了、学到了、那些温暖的收获,同时学生的表达也逐渐有了进步,自信增强了许多。在我校的学生这几年缺乏自信,I 课程的及时投入,让不少孩子有了崭新的进步与变化。

总之,学生在总结中谈到自己上I课程的体会和收获时,都提到喜欢此次I课程的体验,因为是自己贴身的个性化的课程,最喜欢老师、同伴与家长真心实意的鼓励与评价。学生们还认为通过I 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些问题行为,明白了不少道理,开阔了新思路和视野。同学在I课程的实践中,通过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学会开始用自己的优点引领自己的发展、成长,减小对集体的破坏力,增多对集体的贡献,改善他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

当然,由于学生原有基础十分薄弱,原有生活学习习惯很难彻底纠正,实践还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师生定能收获满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