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体育教学入手,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综合素养

时间:2024-08-31

穆红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

一、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开展教学

何为和谐融洽?就是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众所周知,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

因此,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就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

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是对学生轻轻地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氛围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二者的和谐统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氛围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课堂教学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

(一)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有了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学生由浅入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体育活动课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新课改”精神,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资料看来,心理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就会有濒临精神崩溃的感覺。我国目前正处于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而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才能更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乐于上体育课,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总之,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