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突破“精”点与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时间:2024-08-31

张茂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分析语文教学的目的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而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的拓展。如何在略读课文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突破“精”点,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的能力。就教学《山雨》一文,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抓住课型特点,指导学生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赵丽宏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新脱俗的审美情趣。教学中,我抓住略读课型的特点,从课文的链接语入手,引导学生自读链接内容,清楚这篇课文的自读要求。当我用优美的轻音乐把学生带入美的情景后,立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步:谈一談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感知山雨的美,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说给同学们听。第二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出示了(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山雨的?(2)作者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通过提纲的挈领,学生的自学自悟就把这篇课文的脉络理清了。

二、引导学生朗读赏析,突破“精“点

略读课的略是指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而非是对课文的粗略理解。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更突出,更集中。《山雨》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

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为此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1.认真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采用批注的形式)

2.体会情感,感悟写作方法

感悟山雨的音韵美。引导学生小组里比赛朗读描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课文中描写山雨的比喻是:A.沙拉拉,沙拉拉……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美的感受。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B.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C.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凑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话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的神奇、美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为了培养的学生的赏析能力,我以指导朗读贯穿全文,让学生找出比喻句,抓关键的字词句赏析后,问学生“谁能把优美的动听的雨声变为朗读声告诉大家?”孩子们在同学的朗读声中,闭上眼睛想象。当孩子睁开眼睛时,纷纷描述自己的想象:“我幻想自己是一滴一滴的小水滴,我落在树叶身上,轻轻敲击,声音实在太美妙,我以后多与大自然接触。”“我幻想自己是山雨,我落在小草身上,小花的脸上,我闻到了小花的清香气息。”我幻想自己着山雨把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都淋湿了。树叶还在轻轻抖动着身体呢!”一个又一个学生富有韵味的朗读声中,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林雨景图。这样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学习气氛中,积极参与,在主动学习活动去朗读、赏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的适当点拨、诱导,因此学生既深刻理解了词句的妙用,提高朗读能力又受到美的熏陶。

3.激发感情

为了加深对山雨美的理解以及深化对作者热爱大自然思想感情的领悟,我又不失时机地抓住第六自然段的教学。感悟山雨的色彩美。大自然的琴技炉火纯青,让我们聆听了美妙绝伦的山雨篇章。自然还是一位美术家,他就像一个调色盘,描绘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第一步:我示范朗读,学生倾听,交流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对哪种颜色印象最深。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自由交流读后的体会。“我觉得这清新的绿深深刻入我的脑海里,大自然真的了不起。”“我觉得这是作者对山雨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流进‘我的心胸。”此时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沉浸在这绿色之中。

三、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课堂上拓展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为此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两篇有关雨的课外阅读。我让学生采用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通过快速浏览感知阅读文章的大意,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意。这样的阅读教学能更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设计课后练习,从读写结合中提高习作水平

首先我用ppt展示赵丽红的另一篇文章《雨声》让学生再次感受雨落在茅屋屋顶、窗外树叶、河里、门窗、屋里的声音。例如:作者从落在树叶上的雨声,联想到给人激励的掌声,引发读者对大自然、对雨的喜爱。接着我让学生品读老师收集到“写雨”的词语,语段和诗文。接着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跟同学议一议自己眼中的雨又是怎么样的呢?也可以适当引用课文中的课外的收集的语句。最后把句子整理成文章,因为学生刚学了课本上的知识,印象很深,又进行了赏读与课外欣赏,佳词、佳句的积累。所以习作水平自然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