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活动元教学设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4-08-31

赵艳清?赵洁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 础的自然科学,内容多取材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实践,探索自然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活动元教学特点,因此,本文尝试将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以期把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同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活动元教学方法简介

活动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在分析教学资源基础上,分解教学过程,构建蕴含实践性、教育性和创造性的可操作的学生主体活动单元,组建活动元库,具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活动元教学构建方法

活动元是将课程中的学生活动抽取出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元素或一个环节来使用。在构建完活动元后,教师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教学资源情况,创造性的抽取合适的活动元进行组合,选出合适的活动元,组成最佳的活动流,完成活动元教学教案的编写。

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活动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实践

本文以《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为案例,探讨活动元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活动流设计等五项内容,其中教学目标分析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小项。

教学活动流设计共包括五个活动元,分别是活动元1:提出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钟);活动元2:确定研究方法(6分钟);2.5.3 活动元3:设计实验方案(6分钟);活动元4:分组探究实验——探究a与F、m的定量关系(10分钟);活动元5:数据处理(8分钟)。限于篇幅,本文只以第一个活动元为例进行设计。

活动元1:提出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钟)

活动主要方法:启发引导、生活经验、网络信息

活动设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主要过程:

(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提供一些图片,对学生进行启发。)附图片内容如下:

①为何体操,跳水运动员的身材都比较苗条、瘦小?

②从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的角度考虑,说一说反超载的道理?

③F1方程式赛车的质量只有一般小轿车质量的三分之一,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④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2)学生活动:学生有代表性的回答可能情况,最后分析归纳

(3)活动目的: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高中物理活动元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评价,可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和实现程度,加深学生对自己当前学习状况了解,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本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邀请了11位具有丰富物理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和53位实验班的学生参与了教学评价。参与评价的老师对活动元教学均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如活动元教学的时间和节奏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学生活动过多,课堂容量小的现象,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五、小结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活动元教学应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可行有效的。在教师理念、课程实施、课程目标、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如课程目标方面,活动元教学实现了对课程结果和课程过程的双重控制,活动元教学是对教学目标的细化和分解,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资源方面,活动元教学实现了可利用资源的最大化,活动元教学要求在活动元的构建之时,全面分析利用教材特点、教学资源、学生实际等资源,课程资源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外、网络,由学校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和所在的地区等,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变成了学习的对象,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课堂,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

此外,通过从活动元库抽取活动元来編写高中物理教案,实现了高中物理教师的智力资源共享,以及时间和精力的节省,是对教师教案编写工作的一次大胆创新,利于高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