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潜能生的转化

时间:2024-08-3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我们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真正记得教师的,大多数往往就是这些“潜能生”。这种教育反差告诉我们,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 的特殊群体,只要我们关怀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并加之以恰当的教学策略培植,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淋浴着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下面我讲讲我在课堂学习中转化潜能生的几点做法,跟大家一起来探究:

依课堂学习分析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预习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潜能生往往随大流,作浏览式预习,很少或根本提不出问题,因而也没有释疑的要求,这种行为主要出于自卑感,认为个人学习能力低,看不懂,学不会,干脆听老师讲解。

做法:设法强化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告诉他们“学习新知”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大家都是从头开始,从而鼓起他们学好新知的信心和勇气;同时降低预习要求,教学生预习方法,让他们想想本课用到的旧知,列出新知识阅读提纲,把看不懂、搞不清的知识记下来,等到课堂上通过听讲解决,鼓励潜能生质疑问题积极尝试。

二、提问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体会最深的是:潜能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检查提问,往往担心答不出,答不对,怕因此难堪,失面子,虚荣心使他们缺少勇气。对于过程提问,理解运用提问,潜能生又往往漠然处之,认为“反正老师瞧不起我”不用担心老师提问的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巩固提问,如回答,他们则存有希翼;如不会,他们则烦躁不安。

做法:把信任和目光撒向每一个角落,把爱灌注于整个课堂的始终。在潜能生身上多倾注一点爱,让亲切感驱散潜能生的孤独自卑感,既要考虑到提问的反馈功能,又要顾及到提问的激励参与功能,察颜观色,把回忆性的模式识别类的低层次,估计潜能生能答的出的问题尽量留给他们,答对的及时恰当鼓励;部分答对的,也应当肯定,勉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凡是综合性、理解性的、引申拓宽类的较高层次的题目,一般不提问潜能生,否则会引起他们的羞愧感,强化其自卑心理。

三、讲解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稍一留神都会发现;潜能生往往忙于记笔记,不注重问题的提出,而刻意于问题的结论;不注重探求问题的思路,而在意于固定的做题步骤,因而潜能生往往表情木然,思维封闭,不随老师课堂内容的进展或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变化,总之,潜能生的思维不于教学节奏合拍。

做法:根据“起点低,台阶密、分层次”为原则,使用启发性语言,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循环渐进;有易到难,有简到繁,螺旋式上升,坡度要小,要求不要太高,使每一课,每一问题,每一步骤,每个符号都让潜能生听懂理解,尽可能的扩大受益面积。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辨析错误,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講解过程中,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随时提问潜能生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拖住他们思维的绳索,不让他们掉队。同时教育他们“不钻牛角尖”,暂时听不懂的先记下来,放到课后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和整理性,强调记笔记是一个多感官的综合过程,听好才能记好,记是为了提高听的效果。

四、巩固练习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会觉察到:潜能生在做题时,边翻书,边练习,依样画符,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也不复查,被动地等待老师公布结果,且遇难题而止步,不积极思考,等待老师讲解,因此每学新知识,囫囵吞枣,知识漏洞越积越多,形成潜能生愈来愈跟不上队的恶性循环。

做法:首先培养潜能生先阅读课文,再整理课堂笔记,在此基础上再做练习的习惯。其次分析出练习题层次,指出必做和选做题,潜能生重在落实必做的中低档练习题上,在出题原则的设计上围绕“程度好的学生吃好,中等水平学生吃饱,潜能生吃的着”的最佳设想。

总之,在转化潜能生的过程中,对他们的起点要求要放低,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一种使命感,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潜能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自卑感,不断增强克服困难,提高自身素质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做好转化工作,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种方法

作者:新疆兵团农七师131团王红梅

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教师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劳神费思而又弃之不能的一项教学程序和教学任务。以前,教师总把作业的批改当成一种任务,执行着批改—讲评—订正—再批改的程序。面对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如何在作业批改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呢?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巧用眉批”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往的批改,老师一般给答案正确、书写端正的作业批上“优秀”、“良好”等批语。长期采用这样一种批改方法,学生就会缺乏新鲜感,往往作业发到身边,看一下就过去了,起不到矫正反馈的作用,更谈不上学生内在的需要。那么,如何让作业的批改也符合我们新课程的要求,顺应儿童的心理,让作业批改的书面形式成为架起孩子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呢?将语文教师常用的眉批法引入数学作业批改中,不失为一个成功的举动。具体做法是,在学生作业本的旁边,留出一小栏,作为教师写评语,学生提出意见和分析错误写出原因用。当学生有巧解、妙解及灵活答题时,即在题边眉批栏中加以“富有创造“、“解法巧妙”、“肯动脑筋”、“你很聪明”等简明评语,肯定成绩,鼓励进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继续努力;当学生作业错误或疑问时,我没有给学生打×,而是写上“想一想”、“验算一下”等眉批,要求学生订正并写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能有的放矢地改正错题,使学生更有信心地自主探究;当学生因贪快而忽视作业书写、格式时,我的评语是:“你看,多不该出现的错误,真可惜!下次一定要注意!”等简短而富有情感的色彩评语。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实践证明,这比教师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分析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而且孩子对老师的只字片语很在乎,印象深刻,以后的作业中也就注意了。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方法着眼,将眉批引入数学作业批改,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作业,能更关注学生作业中飞扬的个性及成功的体验。

(二)“自批互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怎样让学生来参与作业批改呢?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评意识,将自批的过程视为自己的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具体做法是: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学习认真的学生为组长。在教师提出批改要求后,组长负责取组内一人的作业为“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然后进行自批和互查。同时,另选几名数学“尖尖者”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成为批改作业的主体,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因为每组讨论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一些新颖的解法都要及时反映给教师,教师是三度批判与点拨者。当学生的自批获得老师的肯定时,他的自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学生发现自批与教师的批改有出入时,便能产生心理反差,促进反思与理解,从而将批改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與学双方的积极性。

(三)“全收半改”法

以前数学作业的批改一般采用“全收全改”的方法,就是每次把作业全收起来后逐个进行批改。虽然这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这样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备课及业务学习的时间势必减少。再者,“全收全改”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不少教师只是打“√”或打“× ”而已,这样学生只知道题的对错,而对错题的原因很难弄明白,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并不能从中反映出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可采用“全收半改”法。具体做法是:按学生的座位次序,以列为单位编成A组与B组,即同桌分为 A号和B号,每次批改非A即B,轮流进行,对于只收不改的一半作业,教师在批“阅”时要建立学生作业档案,认真登记学生做题情况,避免个别学生出现“钻空子”现象。然后,由同桌参照自己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评价。由于同桌对自己的了解远远胜于老师的成人化的目光,所以同桌的评价意见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同桌评价的实施,使学生重视了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班风、学风的建设与发展。这样,不仅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而且调动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总之,批改作业是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细枝末节,更是触及学生心灵的灵动之笔,从这一具体而又实际的“做”开始,来理解新理念,实施新理念,发展新理念,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走向教育的理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