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问题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这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观看书籍,请教有经验教师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情境教学创设常见情景的办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故事化、操作化、问题化和竞争化的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并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兴趣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在观看书籍,请教有经验教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初步探讨并总结了以下五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营造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俗话说: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樣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买文具》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快来看呀,这是什么文具店?(学生回答这是我们身边的沥林中心书店)。文具超市里来了文具正在促销打折:钢笔8元一支,文具盒10元一个,书包20元一个。老师这里只有80元,请你帮忙想想,如果用这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呢?(学生根据情境图的要求口答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师板书课题:买文具)。买完书包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如果用80元买钢笔,可以买多少支钢笔呢?又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呢?然后整节课同学们在买文具的氛围中,一起帮老师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学会思考。
二、创设故事化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学数学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然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故事情景,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搬家》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可是今天喜洋洋遇到了问题,你们愿意帮她解决吗?(生答愿意)原来是喜洋洋的快餐店开张了,4元一份,一天过去了,快餐店一个顾客也没有。唉,怎么办呢?(课件:出示拟人化的小数点)说:“看来我得搬搬家了。”这时小数点向左跳了一位。第二天,有几位小动物来了。喜洋洋还是觉得生意太差了。小数点说:“让我再搬一次家!”后来喜洋洋的生意很好,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数点搬家后有这么多的客人吗?通过创设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围绕故事中的问题,将同学们带入一个有故事有思考的环境中去,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课题(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和拟人的动态展示,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思考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是有趣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更快地进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三、设计操作化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学数学
“动手做”理念指出: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理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实物、学具等进行摆一摆、折一折、找一找、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这样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例如在《相交与垂直》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PPT观看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剪刀和红十字会符号,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相交和垂直的定义。后面再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动:(1)摆一摆:用手上的笔比划相交和垂直的情形;(2)辨一辨:PPT展示一组图片,你能判断出哪些是垂直,哪些是相交吗?(3)折一折:用一张纸折出垂直的两条线段。(4)画一画:你能通过学习用具画出一组垂线吗?(5)找一找:在课室找一找相互垂直的现象。(6)试一试: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去河边,怎么走最近?
这一节课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用眼观察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引入问题化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学数学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思考,才会去想办法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其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一课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圣诞节很快就要到了,咱们班准备开一个晚会,小朋友们你们开心吗”?趁着学生正热情很高的时候我提出:“咱们要为晚会做些准备,我们要考虑些什么呢?”孩子们就想到了诸如需要买什么水果,每种水果买多少,要调查每个小朋友最爱吃什么等等。然后同学们都在为圣诞节准备晚会而认真思考着。
通过具体环境提出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问题不可太难或太易,太难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太容易则使学生丧失兴趣,失去足够的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采用竞争化情境,让学生在竞争中学数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买文具》一课后,我把练习课设计成了一节竞赛课。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成绩比较平均的小组,设置加分扣分规则。在课堂纪律方面:小组成员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则加分;若有人违反则扣分。在教学方面,设计24点游戏:通过所学知识,看着扑克牌上的点数,看哪一小组最快得到24点,用时最少的前三组或者用了不同方法的都加分。最后结合这两个方面,评出优胜小组,分别为:冠军组、亚军组和季军组。老师和全班同学向获得冠、亚、季军的小组鼓掌表示祝贺,获奖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喜悦的心情。然后对表现不够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哪个小组最遵守纪律,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作为一名小学生,他们都喜欢这种形式,这样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相应地也会比较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结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教师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而实施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情景更快地进入到学习中去,让他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情景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教师经验的增加,会创设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情境。
姓名:钟惠娟
通讯地址: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5820722844
邮编:516001
工作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中心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