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区域大学问

时间:2024-08-31

郭婷婷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 而区域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有支持价值的玩具和材料,可以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以游戏的形式获取经验的需要。如此说来区域活动或许是我们改变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较多,压抑幼儿自主性发展,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目标的载体和的有效途经。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 区域活动:就是幼儿在教师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

· 区域活动开展有一个特定的前提是“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获得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 1.自由、自选

· 通常教师会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自己决定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

· 2.自主交往和操作

· 因为教师对区域活动较少控制和指导,所以在区域中的幼儿有更充分的机会融入环境,与区域内的同伴自由交流和交往,或者自主操作材料和玩具,通过与他人、与材料的互动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 3.教师间接指导

·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通过物化目标的材料引领幼儿的活动,或者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游戏间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

· 4.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 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能满足其个体需要的、促进其个别化发展的活动。

· 根据区域活动的活动性质可以可以把活动区分为两类:

· (1)具有学习倾向的活动——自主性学习区域(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科学区、益智区等等)

· (2)具有游戏倾向的区域——创造性游戏区域(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等等)

三、区域环境创设

合理的空间布局

· 1.以幼儿为本的区域空间

· (1)站在幼儿的立场进行规划和设计。

· (2)为幼儿所喜爱和留恋。

(3)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2.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割

· (1)区域的大小和数量要适宜。

· (2)“动区”与“静区”要避免互相影响。

· (3)开放与封闭程度要有所差异(因需而设)。

(4)区域之间要联动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 单设。

· 融合。

· 寝室、阳台。

· 门厅、楼梯、走廊设置公共区域。分时段错时进行自主游戏。

4.区域空间规划的要点

(1) 整体上和谐有序

色彩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要符合色彩的美学原则。

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至关重要。

④材料的质地、造型和空间结构方式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

⑤地面、墙面、立体空间之间要产生呼应。

、⑤、分区、隔断、装饰与房屋建筑的风格、特点一致。

(2)注意动态变化

(3)注意安全卫

四、区域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对于教师来说,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体现;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是主动构建经验和认识周围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投放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教师要认识材料、研究材料、分析材料,才能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保障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区材料的分析

(一)材料的类别

1.根据材料的功能进行分类

主体材料:即支撑某个区域幼儿活动需要的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即对区域活动起辅助作用,能够使活动更加丰富、完善的材料。

工具:幼儿的许多探究活动和操作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

2.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

成品材料:是指教師为幼儿准备好的现成的、不需要再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

半成品材料: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简单加工后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降低操作的难度,让幼儿更容易获得成功。如小班美工区画好轮廓的涂色纸、锻炼幼儿使用剪刀画好线条的纸等等。

自然材料:是指不经任何加工的原始材料如绳子、纸盒、果核、树枝等等。

3.根据材料的结构进行分类

高结构材料:是指有固定的结构和相对固定的玩法和规则的一类材料。

低结构材料:是指较少规定玩法和规则的一类材料,幼儿可以比较灵活的操作的材料,比如积木、积塑,孩子们可以自由拼搭。美工区里的各种绳子、盒子等,幼儿可以任意组合,进行装饰。

(二)材料价值的分析

1.要有分析材料的意识

教师拿到材料后,不要急于投放,而应充分考虑材料自身拥有的典型价值和延展价值,以及适合的区域,投放的方式,从而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

2.要有分析材料价值的能力

(1)对材料本身价值的把握

活动区的材料非常丰富,各有特点教师要分析并开发材料的价值,让材料物尽其用

· (2)材料玩法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吻合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的材料会有所不同,同时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法也不同。教师应熟练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为其投放适宜的材料,或结合幼儿特点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如积木、扑克牌、石头。

3.要认识材料价值分析的过程

材料的价值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区域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分析材料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活动——与其他材料组合,投放到相应的区域——观察幼儿的活动,开发更多的玩法——调整材料组合或投放的位置,引发新的活动——再观察幼儿活动……这样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如纸盒、纸杯。

(三)投放适宜的材料

(1)什么是适宜的材料

所谓适宜的材料,是指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相适宜,能引发幼儿高效活动,积极发展。如小班的材料应该大小适宜、颜色鲜艳、形象逼真、有一定的趣味性手感要柔软舒适。中、大班的材料要逐步增加挑战性,有一定的规则,自然物可以多一些,更富有变化和创造性。

(2)如何获得适宜的材料

a、 购买

b、 教师幼儿共同收集

c、 请家长帮助收集

d、 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

(3)材料的分类和整理

a、根据材料的用途、性质等进行分类,并用较固定的容器盛放。

b、利用标记符号,帮助幼儿进行活动后的材料整理。

(4)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a、 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的层次

b、 为相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材料的层次

c、 相同的材料幼儿操作熟练后,难度层次的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