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快乐学数学

时间:2024-08-31

符雪云

数学,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课程来说是让教师较为头疼的一门课程。它所包含的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这对于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的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传统的教育采取的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集体教学形式和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这和幼儿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从而也让数学的教育变得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结合我园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幼儿,以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生活”,我在实践中总结了我在数学教育中所用的新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幼儿快乐学数学的目标。

一、打开幼儿好奇之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格言:“兴趣是求知和学习最大动力”,这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最简单的捷径。对于孩子来说让孩子快乐的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他们的兴趣,快乐学数学,就要点燃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于積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產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我巧妙的运用语言和动作,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挖宝藏”活动前,我告诉幼儿,只要根据各只动物身上的算式得数,一步步的闯关成功,便得到一份藏宝图,里面有一份神秘的礼物。幼儿出于好奇心,兴致勃勃的进行计算和操作。闯关成功时,就相互高兴的拥抱在一起。我在指导幼儿操作“11的分解”时,发现了天林小朋友用15种分解的方法,其中有4种分解方法是把11分解成三个部分数,这种方法第一次出现,于是我大声和他讨论怎样把11分成三部分的数,并告诉他不要告诉别人。这样让其它的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纷纷进行尝试,很快大家都掌握了这种方法。由此可见,打开幼儿的好奇之门,对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式情境,降低数学难度

许多幼儿对学习数学感到有困难,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若我们创设一些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动手动脑,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化陌生为熟悉,拉近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数学的难度。例如:数学里“分类”这一教学内容,我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并且讲得口干舌燥,幼儿却还是不能理解、掌握。因此我尝试把“分类”的学习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如创设小班的“娃娃家”活动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学做妈妈的好帮手,为锅子,瓶子找盖子,把一双双鞋子放进鞋柜,把玉米洗洗放在篮子里等等。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玩着,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分类的知识。在学习一一对应时,我设计了《甜甜糖果屋》;学习单双数时,设计了《2元超市》等一列系的情景式教学。这样的情境式教学轻松达到了教学目的,幼儿在玩乐中轻松学习数学知识。

三、数学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爱上数学

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兴趣”。也就是说幼儿的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和游戏中得来,要求教师要采用游戏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游戏是幼儿的最喜欢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将游戏与数学完美的结合,就能达到幼儿轻松快乐学数学目的。怎样使数学与游戏有效的结合,让数学活动游戏化呢?通过实践总结如下。

1.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

良好的游戏情境能让幼儿更快更投入游戏,富有情境的、可操作的、生动有趣的实物环境可为幼儿提供主动感知和探索的物质条件,教师就是要会创设这样一种能激发幼儿游戏操作的情境以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教师根据数学活动中对数学方面的要求和组织游戏的方式,来布置活动环境。

2.将数学知识合理地渗入游戏中

例如,大班学习排列时,我采用故事游戏“婆婆的项链”来进行教学活动,先用故事引入,游戏的材料就是幼儿日常玩的游戏“穿珠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排列的规律。又如,学习数数时玩“盖印章”“找朋友”,学习图形时玩“踩石头”,学习排列时玩“快乐宝贝车”等。这样将数学的要求渗透在游戏中,游戏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感知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对幼儿来说,学习数学也就是在玩游戏。

四、数学回归生活,让幼儿体验数学的真正意义

学数学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帮助幼儿更有条理地认识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幼儿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广泛地接触数学,运用数学。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具有了实际的意义,真正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例如:晨检时,引导幼儿感受时间的先后,建立时间概念。通过点数人数,让幼儿掌握计数、统计和分类的技巧。喝水时可通过墙饰“小鱼吹泡泡”,让幼儿喝一杯水就贴一个泡泡,从而掌握10以内的计数;玩玩具和收玩具中学习归类、统计;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树木的高矮、粗细,房子的形状、层数等……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创设教学活动时,我也注重撷取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教学,让幼儿体会数学回归生活的乐趣。例如,数学课《小熊的果汁》,这是一节数学中有关量的守恒的内容,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很难让幼儿理解其中的关系。这时我想到了幼儿生活中喝水的环节,于是我把幼儿喝水情境搬进了课堂。在课堂中进行水的守恒的实验、展示和实践,幼儿通过实验和实践、很容易便理解了量的守恒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的。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点数、比较、分类、运算等基本数学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培养了幼儿热爱数学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领导与同行的认可,并在全园推广,形成了我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路上继续探索、研究、实践,完善这套教学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