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如何实现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4-08-31

刘师宁

一、课堂上老师要有让学生暴露问题的意识

一是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课堂作业出现失误的时候,多数老师往往采取“堵”的办法,而不是循着他的错误帮其寻找原因,这样将学生的思路一下子给掐断了;二是尽管学生并没有出错,但他们所提的问题却超出了教师的预料,教师会采取“快刀斩乱麻”的策略,压制了事。“堵”和“压”的办法固然省事,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及对其学习积极必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毋庸讳言的。其最大问题,就是忽略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待。从一定程度上讲,“堵”和“压”的做法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冲动和激情。实际上,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进程的安排,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转移,不能机械地、教条地一成不变,而应视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相机进行调控。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种种失误(有些是正常、可以理解的)必须持一种宽容、谅解的态度,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相反,应该多去引诱他们暴露问题。

二、课堂上师生互动时,老师要善于提问

(一)首先要明确善于提问的标准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二)要把握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研究者归纳为:第一,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第二,学习物理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第三,学习前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混淆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物理方法的类比不当引起的推理结果错误,将物理公式数学化造成的思维偏差,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等。

(三)要掌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善于提问的策略

1.问题生活化策略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2.问题搭桥策略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

3.以“问”引“问”策略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是一教师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

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略)。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

不难看出,该教师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可見,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否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创新教育理论表明,学习者不断地质疑!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发现新的问题是问题提出以后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因为发现新的问题比提问更富有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感也会驱使他们有进一步求知的愿望。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将不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会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的形式主义。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善于提问的教师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真正的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