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淑燕
一、诵读,积淀语感,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如何打开语感教学大门,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本源呢?最根本的是从丰富课堂诵读形式做起。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加强语文感知学习的前提,是语感形成的基础,它不但有助于提 高语感的直觉性,还有助于培养语感的情感性。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真味。通过各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进而触发语感,为更深一步地品味 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作铺垫。
语文课应该“读”占鳌头,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体会语气、语调、抓住关键性语句,揣摩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培养学生的语感。朱光潜老先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个字每一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的这段话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二、细读,品析词句,读出作者的真实情感
阅读教学字词理解是基础,句段感悟是核心。句段感离不开品读,包括朗读、默读、诵读。首先,要在读中想像情境,训练语感。让学生放声朗读优美句段,读中想像句中情境,使用权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其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谴词造句的准确。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实际工具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关键性词句作为文本的核心语言,内蕴丰富、深刻,往往是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文字,沉浸涵泳,把关键词句作为读懂作者,升华阅读者情感的突破点。
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谈一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生:我注意到了“挖”字,父亲是用手在挖,从“挖”字我感受到父亲的劳累,挖掘得十分艰苦。
生:从写时间的词语中,我知道父亲挖掘得时间还很长。
師: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是要罗列时间?现在让我们试着从朗读中体会体会。请把描写时间的词语,读得语气一个比一个高。
生:我觉到父亲挖得时间漫长。
师:请把描写时间的词语,读得语气一个比一个弱,你仿佛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父亲。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满身伤痕可他依旧艰难地挖着。
师:读书重在体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句话不一定只有一种读法,只要能够表达你的内心体验就好。朗读,也是理解文章的最根本的方法。
这样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语气朗读句子,学生从读的比较之中很容易地体会到作者一一罗列时间的写法,不仅写出挖掘的时间之长,更表现出父亲挖掘过程的艰辛。
课文中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语句有很多,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比比、读读、想想、试试,促进学生语感的不断提升。
三、美读,营造氛围,领悟文本的语感
美读就是“读进去,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即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像,在头脑中“过电影”,使用权语言文字表述的人、事物、现象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语感的训练出就落到实处了。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海鸥为老人“守灵”的片断时,我先配乐范读,让学生闭目静听,边听边想像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的动人情景以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语言的感染力。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情动而辞发”,学生的朗读便能“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
四、复读,引发想象,丰富文本的语感
“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别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当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在学生熟读、感知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联系课文,想象一下他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生:他的牙齿,变成世上最明亮的珍珠。
生:他的血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生:他的骨骼,变成了深藏地底的矿藏。
师:是啊,盘古身体的一切都成为了地球上宝贵的资源,他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启迪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使他们体验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明白了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语言文字是一种信息,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非现实的对象世界,心灵活动的原始材料。感受语言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课文中有些句子看似平淡,实则凝练。对一篇文本,我们应该提倡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解读,也要从文本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让文本要传达的信息落到实处。《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石上亲了又亲,许久,以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嗷——嗷——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一段话阐述了战象凭吊战场时的感人情景,句子展示了宽阔的意境,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像二十六年前的战斗场面,及江面和龟石与战象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通过这些想像,学生就会切身感受到战象当时的情感,把文中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具体化,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我们做老师的应把个性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快乐、自觉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