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8-31

黄秋瑜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应用思维导图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对心智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小学生进行培养,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各方面潜能的挖掘。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

思維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通常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对字词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信息的整合,首先要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读材料之后对文章的主旨、要点及结构安排进行整体把握。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依据作品内容画出一张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文章描绘了“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通过精读,学生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认识了闰土的特点,学习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再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绘制出更深层次的思维导图。

通过训练,学生能主动开展创造性的阅读,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他们的理解过程,教师无需过多点拨,孩子们对文章的前后联系和文章的整体布局已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这就为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习作中的运用

作文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思维受到了限制,思路不够开阔,题材不够新颖。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引入“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放飞思想。

那具体怎么开展呢?以指导写人的题材为例,一般我会要求学生在正式下笔之前,先画好文章的思维导图,检查自己能否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照检查,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思维导图,轻松写作。

有了思维导图的指引,学生容易在写作中借鉴平时积累的各类好词好句,抓住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当然,这个阶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紧扣课文中那些刻画人物的名家名篇,通过仿写那些描写人物的精彩片段,培养他们爱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接着,可以把视线拓展到课外的阅读材料,然后通过描绘思维导图引导写作,逐步构建这一体系。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上手,能举一反三,写出较高水平的习作。

结束语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当他们用心阅读,把捕捉到的信息随心所欲地描绘出来,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思维导图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时,便是将个人理解综合应用的过程了,这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也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

可以说,这种以思维带动思维的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各方面的应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描绘。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教学质量,对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运用,本人也将不断反思、改进,力争将思维导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