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4-08-31

刘秀岩

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数学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也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呢?我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总结出以下几点的经验。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

小学生一般爱说好动,参与意识强烈,容易对新鲜、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我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合理考虑其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这些活动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又能对学生思维、记忆、理解、反应、合作等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地安排一个游戏或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数学教学中一些难以在课堂上难以实现的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得到很好的展示。例如,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紧密相连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 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 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讲授,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 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 兴趣,焕发课堂活力。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数学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数学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三、适时而问,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给学生们一定的思考空间,再简单的问题也要让他们自己回答,而不是老师直接讲出来,再难的问题也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即使他们的回答不是很完美、到位,至少那是学生们自己思考出来的,老师应该给予肯定。至于他们回答不上的,老师再作补充,或者加以提示帮助他们答得更完整。教师的提问要恰时切入,适时而问,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因为,过早发问,学生的点还没有气氛,容易造成气氛紧张,让学生内心恐慌,造成课堂冷场;过迟发问,学生已一目了然,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时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价值。

那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

(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3)设计多种活动空间,吸引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利用以优质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建立其丰富表象,在讨论中思维互相碰撞,在练习中获得知识的内化,经历感性→理性、已知→未知的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让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