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双涛
让学生探究,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课堂生成,彰显课堂三维目标的着力点。探究性教学在推动课堂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附带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提升改革成效,让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体会更大的“获得感”是课堂改革走向成功的新动力。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不断去研究寻找突破口,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生活化”,關于生活化,不少教育专家都有相关理论研究。杜威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陶行知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基本主张,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这些教育家的主张表明,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一般认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
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作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从三个方面入手使政治课这棵树枝繁叶茂:第一,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紧跟时代脉搏。在政治课上,我给学生设立了“七嘴八舌”报新闻这一栏目,每节课都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播报他们搜集的新闻,并引导学生对一些新闻事件做简要的评析,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利用每周一次的晚自习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第三,对于理科生,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搜集一些优秀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为学业考试打基础。
二、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如下: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但是不应是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个主体资格应该获得充分的尊重,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放弃传统的教授方式,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三、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对难点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政治教学的难点大多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政治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知识很多而且比较抽象,综合性较强,逻辑较严密。因此,在教学难点的讲授时,如果教师只用语言来表述分析,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懂,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有意注意,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容易,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做好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的知识
新授课的目的是讲授新知识,但是学习的目的却是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做到灵活运用,学以致用。对于作业的布置来说,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作业,也可以是书面作业。作业设计的内容,可以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回顾,也可以是知识能力转化来的案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通过作业中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的去反思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对于布置的作业,教师要给与评阅和讲解,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数据参考,为优化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高中政治课作为普及政治学常识,生活经验,提高学生思变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话,这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给与了极大的推动。新授课的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学有所获。
最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等,都是为学生减负、为课堂增效的好方法。教无常法,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对于不同的学情和教情也要去考虑,进而选择恰当的模式去讲授新课,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新授课的质量。减负增效,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的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授之以法”,学生才能真正“减负”,学习才会“增效”、课堂才“有效”,也才能真正落实全面发展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