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文姬
在闽、粤、赣南等客家聚居地,每逢民间迎神、赛会、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或民间的喜庆婚嫁活动中,人们总能看到由三五人组成的乐队班子,带着筝、扬琴、琵琶,大大小小的锣、唢呐等乐器,演奏着或典雅古朴,或清丽明快,或热烈欢腾,或意韵绵长的各种乐曲。它用多种表现方式,很好地烘托出人们所处的不同境况,既营造了氛围,又陶冶了情操,增进了感情。人们把这种演奏方式、演奏曲目统称为“汉乐”,因其主要流行于广东广大客家地区,人们又把它称为“广东汉乐”。广东汉乐是古今客家人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具有古曲遗音的古朴、典雅和近现代客家民歌的淳朴、含蓄的艺术风格。作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活动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全媒时代的到来,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广东汉乐的传承、发展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如何保护民族音乐并使之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客家人尤其是客家文化发源地的教育、音乐工作者务必高度关注的问题。本人从音乐教学工作者的角度就广东汉乐在音乐课教学中的传承与普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近年来音乐课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我们传统的广东汉乐的兴趣远远没有对通俗歌曲、摇滚音乐的兴趣浓,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广东汉乐文化的兴趣,并使他们主动接受、学习广东汉乐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值得我们深思、研究。把学习当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出发,采取让他们多听、多看、多比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传统广东汉乐的兴趣爱好。针对在学生当中,有一大部分特别喜欢听西方摇滚乐,而对西方摇滚乐的起源、发展及演奏史又说不出个一二三的肤浅认识,我给他们讲解不管是哪个时代的音乐人,都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摇滚乐是源自非洲黑人祖先所创造的音乐形式,后经美国黑奴用特有的节拍创造而来;而所使用的演奏乐器也源自于古老非洲的传统乐器经演化改良而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了解这些,就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摇滚乐中,多听、多看、多比较、多研究,从而感悟到我们传统的广东汉乐文化与今天流行文化之间并没有脱节,喜欢、研究传统的汉乐文化,更有利于加深对流行文化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当下的流行歌曲亦然,其词、曲均明显烙上了古代传统汉乐的印记。例如歌词中有传统诗词歌赋的影子;曲式结构上,具有传统汉乐多种变奏体系和曲式;器乐编配上也运用了唢呐、鼓、笛子、古筝、二胡等我们常见的汉乐中的“八音”。通过这些讲解、引导,使学生对广东汉乐的陌生感、疏离感排除了,明白了自己所喜爱的流行文化源自于传统汉乐文化,从而让学生接受并喜欢传统汉乐文化。而今,我的不少学生已能自发在校文艺节目中排练汉乐节目了。
在客家先民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广东汉乐既保留了中州古乐的韵味,又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按传统的演奏方式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丝线音乐、清乐、中军班音乐、汉乐大锣鼓和庙堂音乐五大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视现代流行音乐的教学,但对于广东汉乐文化的教学气氛不够浓厚,且缺乏系统性、艺术性以及持久性。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广东汉乐的认识,我们可以将民间汉乐的演奏“大师”邀请到学校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现场的讲解、演唱,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感知优美动听的广东汉乐,还可以领悟到每一首广东汉乐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广东汉乐兴趣小组,把对广东汉乐感兴趣并有一定汉乐知识基础的学生召集起来,由对广东汉乐有较高造诣的音乐老师担任组长,或骋请民间汉乐人才担任组长,学校在活动经费上给予支持,购置齐全演奏广东汉乐所需的唢呐、鼓、笛子等乐器,组成一支业余“汉乐队”,专门腾出活动场地给他们排练,校内外有庆祝、演出活动时给他们提供演出、展示风采的机会,大力营造声势、浓厚氛围,以起到以点带面、潜移默化的目的,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广东汉乐的队伍中来,为传承、发展广东汉乐打好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新教材中,加入了比较多的传统音乐成分,在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音响、音像、多媒体或实物演奏等手段,以曲为先,普及知识。也可以尝试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广东汉乐,拍成MTV,主角由学生担任,由学生根据不同广东汉乐的内涵去演绎,音乐背景可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教室或名胜古迹等,剪辑好后在音乐课堂播放,或刻录光盘,学生人手一张,便于课后自我欣赏或与家人分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利用增强广东汉乐普及的时代性,不至于与时尚流行音乐脱节。同时,也要发挥好校园广播的作用,在播放校园音乐、流行音乐的同时,插播一些广东汉乐的名曲、名剧、名段,如《柳叶金》、《出水莲》等片断,听多了,学生也会慢慢的接受,有助于欣赏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创设小舞台,让学生邀请校外民族音乐爱好者将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带来,选择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现场演奏,使更多的学生和高雅乐器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增强对乐器的音色、质感、形状等等的印象、记忆和感悟,这样久而久之的潜移默化,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和积极性。只有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多样,才能有效提高广东汉乐教学质量,才能保持广东汉乐旺盛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传承广东汉乐这一文化瑰宝作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贡献。
总之,在音乐课教学中,传统广东汉乐文化教学要选得精,教得透,悟得深,持之以恒,幫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汉乐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让学生既学音乐、又学做人,我们的传统广东汉乐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后继有人;我们的音乐课教学才能在继承中不断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