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与提高

时间:2024-08-31

黄美颜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其一般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能在生活上自己处理日常琐事:做饭、吃饭,自我卫生等等;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能够处理好人事关系;三是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正常压力;四是在学习上拥有独立思考、理解的能力。对于正常的学生而言,要做到以上方面并非难事,但是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学生,那就要视学生的智力程度而言了。所以面对学校不同智力程度的智障学生,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要求他们。在我们学校有些十几岁的学生,但却只有三岁以内小孩的智力,经常会在上课时候大小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会他在生活上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即可,而不需要作深层次的要求。

就我们学校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差;对特定的情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事物的感知速度慢,不能较快的反应;记忆容量小。因此,我认为特校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要更加侧重学习生活基本技能,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仅感到压力,而且对其在日常生活几乎无指导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其身心特点,让其学习重心回归到生活基本技能,以训练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主,这是当前智障教育的关键。这与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自然教育学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表达的实用主义的观念是一致的。他的实用观念认为教育,尤其是教学应以增进儿童的生活效用为主。这就给了我们教育智障学生的方向,我们对智障学生实施的教学应该是增加学生的生活实用性,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社会、家庭的负担,使他们尽早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我于2012年8月调入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生活老师一职,对智障学生的教育没有丰富的经验,但经过和学生们几年的相处,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视频教学

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或在网上下载相关视频,以生动,形象画面的展现出实际操作的内容。假如要教给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老师捧着书本告诉学生说: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保安叔叔要问好,我们见到老师可以说:“老师好。”见到保安叔叔可以说:“叔叔,您好。”对于正常的学生,这无疑是简单信息输入,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则不然,他们感知速度慢,记忆容量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小孩子会很入神地看着电视屏幕,而且对电视的生动画面特别快记住。如果我们把两个人相遇打招呼的情景拍成生动的教学视频,我想这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实践中大量重复学习

智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差,所以智障学生只能依靠呆板或消极的重复来弥补这个缺陷。俗话说“熟能生巧”,通过每天在生活中反复练习,学生定能把简单的工作做好。我们要求学生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自己洗碗、自己打饭等等,鼓励他们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去干,部分学生刚进来学校时不会穿衣服,但经过每天动手,渐渐地也能学会。教师千万不要养成帮助他们的习惯,不要因为学生洗碗会弄湿衣服而不让他洗。经过大量重复实践,智障孩子都可以把自己整理打扮好,掌握整理家务等基本技能,这无疑给他的家庭减去了大量的负担。

三、实施鼓励教育

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都会手把手地教,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他的步骤来做,其实我不太赞成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给学生要做的事情制定标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标准,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完成每一件事,但是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方法达到你制定的标准,那么,请你不要否决他。其次,智障学生的領悟能力不高,所以要有耐心,不要对学生的失败表示瞧不起,要积极鼓励学生重新再来。

四、家校合作强化培养

我们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被父母包办,父母百分百的迁就孩子,就是因为孩子有残疾。这导致许多的生活自理机会从这些孩子身上流走,使这些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都会帮着干。当然,有些父母也意识到家庭强化训练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觉得很迷茫,不知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实践欲望。这时,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很关键,与家长面谈,指导家长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参与劳动,家长应该改如何在一旁加以指导,而不是取而代之。家长根据学校训练的内容,有计划的引导孩子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实践运用,同时,请家长做好每一次孩子实践情况的记录。我们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通报孩子生活自理课的学习内容,再根据家长的记录及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体现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

五、合理组织集体活动,提高社会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除能处理生活日常的琐事外,还包括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一些简单的人事关系,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特殊学生的智力也有所差异,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也会发现他们也会有领导者,各自扮演的角色很突出。一群学生围在一起聚餐,有些学生扮演着“大哥”的形象,饭后会唆使“小弟”帮其洗碗;做集体劳动时,有些学生默默承担了比较多的劳动,既要扫地也要倒垃圾;玩游戏时,有些学生会主动要求扮演某些角色,充当主导地位……如此种种集体的活动就像一个个的小小社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培养的就是他们适应这个小社会的能力。在这些集体生活的过程,学生们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强者会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更自信,弱智会承受着这个小社会带来的成长压力,大家在心智方面都会得到一些感悟与成长。集体生活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例如强者会变得较为自负,所以,老师在学生过集体生活时显得尤为重要,要及时对学生的一些过激行为及时纠正,以免他们染上恶习。

智障生需要不断重复、不断强化其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矫正学生,才能把培养智障生生活自理能力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