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召秀
一、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我们在课堂伊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相机导入或轻快,或喜庆,或抒情,或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情绪中,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我选择利用播放歌曲《七彩的云南》导入新课,学生不仅被优美的旋律感染了,还从歌词内容中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云南的民歌特色。这样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教学效果顯而易见。因此以音乐营造气氛,能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便能更容易地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利用音乐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我清晰地记得,在执教胡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次配乐朗诵的活动。因为我面临的学生都来自农村,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对“母爱、父爱”的理解几乎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但这篇课文的主题又是关于“母爱”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到这个主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为此,我在备课时准备了龚玥的《母亲》这首背景音乐,让班上朗诵水平好的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课文中描写母亲的段落。没想到,伴随着音乐的脚步声,当她读到母亲关爱“我”的句子时,情到深处,不禁落下了热泪,班上其他同学也被她深情的朗诵感染着,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整个教室都沉浸在对“母爱”感恩的情绪中。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也不禁为着这样的课堂效果所感染。课后,学生们都对我说:“老师,今后的课堂朗诵还能这样吗?”
我想如果那次课堂上只是一次普通的朗诵,也许收不到这样良好的效果。为什么配乐朗诵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毛诗序》中曾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想就是因为我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起来,让语文走近音乐,让音乐走近学生,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所以,音乐渲染了教学情景,音乐还为课文画龙点睛,音乐也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就易于学懂课文知识!
三、利用音乐旋律,帮助学生记忆、积累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背唱一首歌曲比背诵一段课文容易得多,并且背得很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单纯的语言文字没有音乐那么形象,而歌曲那生动形象的旋律,容易上口,也容易记牢。我根据这一特点,当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名篇时,我就挑选一首合适的乐曲至始至终给学生播放,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和着旋律来朗诵,一直到他们会背为止。经过一段时间,我对学生进行检测,不管我播放哪一首乐曲,学生都能准确地背出相应的课文片段。可见,学生对背诵的课文记得牢,记得准,与音乐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四、利用音乐,启迪心灵,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较注重音乐对学生心智、性格、语言表达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音乐,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为了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常利用早自习、晚自习甚至课外的时间播放古今中外名曲给学生听。学生听完后即兴表达内心的感受。每当此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在欣赏完《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后,有个学生这样说:“在音乐中,我仿佛来到了多瑙河畔,与小鸟一起唱歌,与蜜蜂一起在花丛中飞舞。多瑙河的春天真是美啊!等我长大后一定亲自去看一看。”
又如,在参加片区语文教学竞赛时,我执教《杨修之死》,课堂上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为杨修写一副挽联。我便在播放杨修之墓的幻灯片时插入《二泉映月》中最悲伤的曲子,学生们在课堂上一边听音乐,一边结合课文所讲内容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看法,并争着回答。其中小华同学的“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这副挽联获得在场师生好评。可见,音乐的魅力是多么巨大,我发现,在那堂语文课中,我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音乐让学生比较自然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确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我们一线教师也应注意,使用音乐手段,要当用则用,不应勉强,还要用得恰如其分,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深信,坚持用音乐扮靓语文课堂,就会“学科本无界,相融生灵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