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桑卫华 王丽 韩泉东
课堂上学生听不进去,学不会,我觉得不怪学生“笨”,原因还是我们的课缺少激情,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生成,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有温度的课堂。
一、做好课前的“情感”铺垫,打好知识建构的基础
情感是构建兴趣、专注度、创造力等认知环节的基本要素。而课前的“情感”铺垫,则是知识建构的基础。利用本地有山有水、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的资源优势,我们经常组织学生登皋山、鹤山,游大汶河、琵琶湖,参加社区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优美景色和发展变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有了乡情乡恋的情感铺垫,加之语文、地方、校本、品德與社会等学科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强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爱家乡的思想信念,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当做自觉行动,立志学好各门功课,将来报效国家、建设家乡。
二、注重情感在学生认知过程的源动力作用,建构个体认知的支撑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我一方面给学生推介名人传记、经典名著,一方面通过师生同读一本书,微信交流心得,以及亲子读书、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阅的浓厚兴趣,并养成做读书笔记、摘录精彩句段等习惯。另外,通过排演自演课本剧,提高学生感受经典、欣赏经典的能力,把经典的丰富营养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催化剂,促进核心素养的持续生成与积累。
三、重视“情感”要素在认知中的参与,提升课堂的交流互动的热度
只有真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你的课堂才有温度。只有让学生内心感觉到温暖,他才愿意靠近你,和你一起探究,一起交流。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我总是力求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雪中送炭式的引导,使学生达成与文本的默契,通过小组互动,促成精彩而又充满激情的课堂。在学习《麻雀》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了几个小问题:你家养过什么小动物?你家养的动物是怎样照料它的后代的?在你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其他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补充、评价,老师适时点拨。因为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而且也的确触动了自己的情感,有切身体会,所以学生发言都很踊跃,而且饱含深情。通过互动,同学们共同体验爱的真谛,身心受到了熏陶。
四、关注师生“情感”的发展,促进师生情感的良性交融互动
“情感”是教育中联结每个个体的最重要的“凝合剂”。师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分享与交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目标的课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交流,使师生情感一起升华,共同分享成长的幸福。在学习《再见,亲人》一课时,我启发学生回忆爸爸妈妈出差或外出打工,自己和亲人分别时的情景,回想一下爸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以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通过情景再现,联系课文情节,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讲给大家听。通过阅读课文,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再通过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以及师生对话交流,使师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
有温度的课堂依托情感的酝酿、发展与升华,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融合,建构生成知识和能力,并存在于每一个学生的情感记忆系统中,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活动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