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舒娜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如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以其执着、淳朴的毅力呈现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美景:气势澎湃的河流、高耸入云的青山、蜿蜒的林间小道、路边盛开的玉兰花、半青半黄的小草等均是大自然赠与我们的礼物,只有深入其中,我们才能受到这些美景与艺术底蕴的熏陶,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欣赏各色美景,其教育效果将远远胜过“封闭式、灌输式”美术教学。
一、回归自然式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天然的美术课堂优势
1.先天色彩优势
幼儿对于颜色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种过于纯粹的偏执,例如,有些幼儿喜欢红色,他们在绘画时愿意用红色彩笔进行染色,即使本应该使用其他颜色才能使得整幅画看起来更加和谐,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教育幼儿只有学会用更多色彩搭配才能让绘画看起来更加美好,并不会引起幼儿产生共鸣,甚至很多幼儿会问老师:老师,我觉得红色很好啊,看起来特别有活力,如果涂上其他颜色,就没有这种优势了。而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尤其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让其看到嫩绿的柳条、翠绿的小草、雪白的梨花、粉红色的桃花等,这些较为和谐的色彩对幼儿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其在无形中产生颜色观念的变化,由对某种颜色的厌恶到接受与喜欢这种颜色,这种无声似有声的教育才是美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
2.丰富的美术材料
目前美术教育所要实现的并不是技能传授,而是培养幼儿综合美术素养,促使其能够合理运用现有的美术材料,凭借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以及教师的指导,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对相应的美术材料进行综合构建,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美术创新课上,教师只是提供材料:树叶、鸡蛋壳、沙子、小石头等,让幼儿们对其自行组合,制作出一幅手工画,但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思维会受到所准备材料的限制,如果将孩子带进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树叶、花瓣、木条等均可成为开导孩子思维的有效助推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制作思路会大受启发,这是具有空间缺陷的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二)拘泥于课堂的美术教育瓶颈
首先,缺少激发孩子创新思维的事物。长期的课堂学习使得孩子们已经适应了整个教室环境,对其整体布局、桌椅的摆放、墙上的贴画等已经十分熟悉,毫无新鲜感可言,而美术学习是一个发现美、探索美、欣赏美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应适时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去捕捉别样的美,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流程主要分为:作品欣赏——教师讲解——师生总结——学生模仿绘画——教师点评,其带有浓厚的应试教育气息,且背离了快乐、活泼的美术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氛围会导致幼儿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孩子的价值观比较简单,他们以自己的言行来表达其对某件事物的喜爱,不愿意绘画、不愿意欣赏作品,甚至一味的胡乱涂鸦,最后导致教学氛围过于呆板。美术学习要求整体的氛围应该是快乐的、愉悦的,孩子的思维能够得到放松,在欣赏与观察中发现其中的美感,而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有时很难充分照顾到每位幼儿的思绪与情感的变化,过于机械性的教学使得孩子跟着教师的思维前进而忽视了自己对于观察之物的体会,失去了美术学习的灵性。
二、走进自然,提升幼儿美术素养的措施
(一)转换课堂阵地
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对其进行美术教育,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将美术课堂转至自然乐园中,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将孩子带到一定的自然活动区间,引导其寻找可用的绘画材料,发现自然状态下的美丽景色,在掌握美术课堂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养成乐观、活泼的心态。
(二)“自然资源”创新运用
由于幼儿平时的美术学习以绘画为主,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这些内容,甚至对其产生了厌烦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促使其选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或是运用自然原材料制成的新型自然资源,包括塑料袋、瓶子、一次性餐具等,进行创新性手工制作。
(三)创新评价机制,回归自然探寻价值
以往的美术教学评价权利主要集中在教师身上,而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难免受到过往的教学经验,对幼儿的整体印象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不能将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来,使得很多即使有美术天分的幼儿因为没兴趣、没信心而不喜欢美术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坚持自然多样化的评价原则,将评价权利下放给家长与全体幼儿,实行互评、自评机制。例如,上文中孩子完成美术作品制作后,如果仅从教师的角度对其进行点评,并不能充分了解每个孩子产生制作想法的原因,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幼儿与家长进行“作品点评大会”:将所有作品均陈列出来,先由幼儿陈述所制作的作品的原因,接着让家长之间进行点评,其既可以点评自己孩子制作的美术作品,也可以点评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总结中要突出此次制作的主题——生态环保,将整个活动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协同教师与全体幼儿共同走进社区、周围的商店、广场、公园等,探寻其中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美术制作的原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向家长与幼儿宣传“变废为宝”“自然即是美术课堂”的观点,只有将美术课堂与实际自然环境进行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走出课堂教學的瓶颈,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逐步提升美术素养。
美术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既需要浓厚的美术气息的熏陶,又离不开教师合理贴切的指导,但教室只是幼儿进行美术学习的一个场所,而不是其学习的全部地点,脱离自然、完全将美术教学限制在教室中不利于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这更要教师主动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回归天地,并善于运用现有的各类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的美术学习内容,既要重视孩子基本美术技能的培养,同时又着重提高幼儿整体的美术素养,让美术学习绽放其学习生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