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抓好美育工作

时间:2024-08-31

邓大良

美育,在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美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必不可少。音乐教育则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音乐形象的熏陶和感染,在情感、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并能增长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增强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没有美育的音乐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或者说是残缺的教育,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怎样落实好美育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怎样在音乐教育中落实美育工作呢?这是我們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在音乐教育中创造“美”的育人环境

人能改造自然,而环境能够教育人。优美的环境,精致的教室布置,整洁的地面,整齐的桌椅……能给学生带来愉快和活力,带来愉快的意境,置身于美的环境中,学生会乐在其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我认为对音乐室的布置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音乐室只有一张黑板和一部钢琴外没有其他布置了,那么他是很“空洞”的。我们不妨来创造一个将学生融入音乐天地的环境,在音乐室的墙壁上装贴各种图书、模具,如小音符、谱号、小吉他、小提琴等,还可以剪贴一些跳舞的小人等简单画面,这样,音乐时就有了“内容”,再加上课堂上优美的琴声,动听的歌声,学生自然就会陶醉于其中,教师也可作到事半功倍了。

二、在音乐教育中塑造“美”的心灵

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灵美的基本内涵有:红星精神、春风精神、蜜蜂精神、大雁精神和水晶精神。我们可以用音乐来塑造儿童“美”的心灵。一首好的歌曲、乐曲经过歌唱、欣赏,经过师生的分析,它可以是激奋人心的,可以引起心灵的共鸣。如《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学习歌曲中的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更要学习热爱伟大祖国的健康高昂的爱国情怀;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通过音乐故事让学生感受爱,发现爱,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验爱从而懂得奉献爱;又如歌曲《只怕不抵抗》,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指导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的录像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在音乐教育中渗透“美”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第一阵地”。在备课时,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灵美的基本内涵有:红星精神、春风精神、蜜蜂精神,结合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我们要给学生全面的放松,五官都要发挥作用,同时,用手、脚、身体律动来感受音乐。通过音乐故事,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协同教学,使音乐与各科教学相结合,融合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此外,将器乐教学融入课堂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成效。竖笛教学进入课堂后,学生对上音乐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学吹竖笛,增加了学生对音准、节奏、速度等音乐综合要素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们学会了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乐,分析音乐作品,还学会了怎样去感受音乐的美。

四、在音乐课内外开展“美”的活动

我觉得“娱乐是儿童的神圣权利”。孩子们可以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在玩乐中锻炼他们的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

在音乐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天性采用唱游课的授课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从唱游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使音乐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自然美、生活美、 社会美的能力以及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巩固和提高。

课外的各类艺术活动,表演竞赛是艺术教育的“第二阵地”。从声乐、器乐、舞蹈等方面着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发挥各自的特长。我校成立了红歌队、舞蹈队等,利用二课堂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排练。经过刻苦的训练,参加学习的同学们进步不小。伴随着音乐孩子们成长了起来,在减压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练练唱、练练跳、弹弹琴,既丰富了课余生活,也增长了知识,养成了对健康体魄和健康体质的追求,也有利于优良个性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

组织文艺队的学生经常参加一些大小型的演出,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还能丰富他们的舞台经验。我校经常组织文艺队员到敬老院,居民小区去慰问演出,同学们在演出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培养了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又离不开音乐教育,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搞好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科学的融入美育,为素质教育能有一个新的飞跃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