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永吉
“美育”是由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提出的。他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美育的任务。”恰切得说,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一种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说把美育参透到我们的教学之中,是我们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審美技能的目的。
当我们教过或看过《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以后,大家都会被曼谷的小象有一种人的本能顺从人的旨意帮人做事而信服。当你透过小象这幅面纱,探出神秘来,那就有一位甜甜的泰国妇女给你留下难于泯灭的印象,也使一位平凡的泰国妇女能养出这样一头乖巧的动物而令人折服,正因为这些潜在的美使我真正的体味到这篇课文的主人翁(泰国妇女的心灵美、文章结构上的技术美和文中的语言美)。
一、“我”与“阿玲”虽是萍水相逢却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心灵美
文中写到当“我们”车陷窘境,别无他法时,一位泰国妇女——阿玲,恰在这时候出现,给文中荡起了波澜,与一位异国妇女萍水相逢,首先给别人的印象是粉红色的笑脸,给人一种成熟,乐观,善于为人的泰国妇女形象,她不但对人热情,还乐于帮助人们做事,用她那与动物灵犀相通的动作指挥小象把车身冲洗干净。在此把泰国妇女乐于帮人的思想推到了高峰;当“我们”一再表示感谢她时,她即向“我们”投来那甜美的微笑。不但使文中作者身处他乡有遇故知的情趣,而且从这位朴实的女性身上体现异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正因为这些,集中体现在这位妇女身上的心灵美。
二、在文章的结构上细心构思,创设美感——结构美
文章把“事情发展”、的同时,在时间上安排了“晨曦的三次变化”。首先描写车陷窘境,晨光初露,那一阵悦耳的铜铃声是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的;其次描写小象冲洗车子,日光耀眼,小象甩着长鼻子走进“金山的雾中”;最后描写互相告别时泰国妇女和小象已缓缓走近“紫微微的”晨雾里。文中把晨曦从橘红色——金色——紫微微三次描写,形成时间结构上的一条。
文中把“事情发展”与“晨曦三次变化”相互联系发展的同时,还把“泰国妇女的三次微笑”联系起来。首先是车陷窘境,引来了“泰国妇女冲我们微微一笑”;其次是阿玲指挥小象把车身冲洗干净时,司机拉住阿玲的手表示感谢而她只是“笑咪咪的”;最后是相互告别时,阿玲仍是“摆摆手,笑眯眯的”。作者把微微一笑——笑眯眯的——笑眯眯的,三次不同笑的描写,有一次形成文章结构上的一条线索。文中的“事情发展”、“晨曦的三次变化”和“妇女的三次不同的笑”融汇穿插起来。引出文中的三条主线。作者因物及人,因人而触发出结构上的技术美,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在语言上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独具匠心——语言美
作者描写了日光是用了“橘红色”“金色”“紫微微”,随时间的推移把日光从“柔和”写到“金光”,使读者情随意牵,如文中对坏境的勾勒用了“近郊”“点缀”“淡紫色的野花”等词,使读者领悟到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虽身在他乡,却如处近邻。如对阿玲外貌描写时用“白底红花的去裙子”“冲我们微微一笑”“绣花上衣”“抽回了手”“笑眯眯”“红润”等词,表现出外国妇女的那种腼腆而不落俗套,大方而不妖艳的助人为乐的异国女性。当写到驯小象是用了“拍”“贴”“指”“走”“摸”“揪”“撬”“甩”“伸”“冲”等有代表性的动词,体现了阿玲在训练上的高超技艺。
无论是在日光、环境、人物外貌、动作描写的词,还是小象的动作描写的词,还是对小象的动作描写的词,都是恰到好处,在语言的教学上体现出美的感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著名的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中创立了“最近发展区”,即“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纵观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参透美学教育教学,开发学生的智能,用“美”的教学熏陶学生,也就是这篇课文用“心灵美”“结构美”“语言美”及“综合艺术的美”,陶冶学生的中心所在,并且用潜在美的艺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起以潜移黙化的作用,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