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石振灵
面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作为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领会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实质;其次要结合本校的教育理念、文化传承、教育特色、新时期的教育需求,探索如何从落细落小落实和常态推动的层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访学调研的实践体会,依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具体要求,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六个方面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德育实施途径。
一、课程育人
在课程育人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形成系列的德育课程。通过有设计的、系列的德育课程,努力使学生在感性实践的事实教育、悟性实践的体验教育、参与实践的责任教育、情感實践的爱憎教育、养成实践的行为教育过程中,思想情操得到一定的升华,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体验德育。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综合实践课程、道德成长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生涯教育课程。系列的德育课程遵循道德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发挥其它课程的德育功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如专业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把智育和德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二、文化育人
形成文化系列链。形成“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的文化系列链。文化系列链的各部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有独立的特点,体现出整体性、多元性、主动性、系统性的特征。学生在文化中得到启迪和引领。
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校园文化为抓手,特色发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德育活动,使学生不断地融入校园文化,继承校园人文精神,让文化自信有底蕴。另外,学校还要注重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墙壁、走廊、橱窗进行文化建设,发挥校园一砖一石所体现的教育的引领和熏陶作用;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在建设班级文化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的文化活动要产生恒久的魅力,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从打造品牌的高度来对待学校的文化活动。把学校优秀的文化要素汇集起来,形成基于学校的一种特定的人本力量。然后用这种力量去焕发每个人的生命热情,激发学校的活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育人
学校要精心设计、挖掘资源,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开阔眼界,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依托学校管理体系和学生组织开展活动。我校依托团委、德育处、学生会三大组织开展的学生活动,一是深入建设团支部,深入开展团活动教育,深入培养学生骨干;二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治精神,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并推进学生的民主生活;三是创新学生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给予同学们自由与创新的平台。
结合学校教育理念,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认同,使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提高实效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活动全过程的关注。
在活动育人方面要注意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开展热爱劳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开展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教育。
四、管理育人
构建模式,实现积极管理。学校管理通过积极班级模式、积极课堂建设、积极心育模式、积极评价体系、学生自主管理实现积极管理。在积极班级模式中积极教师是班级建设的中枢,积极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心脏,班级自主管理和合作管理是班级发展的动力;积极课堂建设强调课堂的公平性、和谐性、生成性、真实性、开放性。学生在积极管理的和谐教育氛围中,把关注点聚焦在积极正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塑造积极的人格;不断反思自己、矫正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身的良好品质。学生在积极管理中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潜能被激发,发挥出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管理体系建设。本着“服务性、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注重建章立制,着力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学生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五、协同育人
组建教育共同体。逐步形成以学生、教师和家长为核心,以教育专家志愿者、社会精英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职校毕业生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教育共同体,迸发多元的力量与智慧,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智慧的成长与发展。
开展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让家长感受学生生活,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可借助家长提供的资源支持,拓展学生活动。
六、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和学雷锋志愿服务。
在探索德育实施途径的道路上,要理念先行,遵循规律,科学实施,以人为本,让教育者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本质,更加系统地认识德育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教育活动,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成长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