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梁敏涛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传统分科教学的弊端,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者和培智教育的实践者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题教学。本文对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三种主题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找出更适合在我们的培智儿童教学中开展运用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关键词:多元智能 主题教学 培智
2018年7月至11月,我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18年广东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评估教师培训”研修学习。在这222多小时的学习里,承办方安排了非常丰富的培训内容,既有广州、上海、南京和台湾的各大名师教授现身说法,又有省内外优秀学校的跟岗学习。让我大开眼界,接触到现今特殊教育最前沿、最关注和最新的理念和成果。
在两次的跟岗学习活动中,省外南京的鼓楼区、浦口区和高淳区特殊学校是围绕课标“7+5”进行分科教学。省内的惠州特殊学校培智部是包班制的主题教学+特色课程的教学模式。那么两种课程模式相比各有哪些特点?哪一种课程模式更适合在我们的特殊儿童教学中运用?下面将以这几所学校为实例作分析、思考。
一、分科教学
又称学科教学,指中小学校中各种不同学科的教学法,如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等。分科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投入到某一学科课程进行学习,有利于对各类知识的系统掌握。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如培智教学中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等核心课程为中心设计课程。课程分化确实对提高学校教学效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學生简捷有效地系统掌握学科内部的知识,并为培养专业性人才作出贡献。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分科教学显示出了自身的弊端。首先,在分科课程的教育状态下,知识被分门别类到了各科课程中,彼此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I不利于智障儿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造成智障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整体认识以及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其次,分科教学由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递效率,往往以书本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也主要以讲授方式进行,容易造成知识和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脱节。第三,分科教学强调整齐划一,不重视个别差异,不能因人施教,忽视了智障儿童本身的需求、兴趣、经验等心理特点,不能让智障儿童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例如,数学“图形认识”单元的整体性体现在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各自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中。这样的整体性学习虽然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性, 但并不利于培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状况是复杂多样的,这类学生的迁移能力落后,思维灵活性较差,无法自行有效组织和整合所学的知识归类到某一学科中, 再通过知识的逻辑分析寻求解决的方法。
二、主题教学
将多门学科整合为一门综合课程,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理念需求。所以,教育者开始将教学转向为一种能以某种明显的方式更紧密地模仿或反映真实生活的模式,这种教学实际上经常是有主题的教学。相比于传统的分科教学,这种主题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以一个主题为主要内容,贯穿融合跨学科的知识以性质相近、目标一致的材料、内容或经验为单位开展教学,在以主题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更加综合开放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根据主题教学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统整程度,我们可以将主题教学分为“单学科—主题” “多学科—主题”以及“跨学科—主题”三种基本模式。
(一)模式一:“单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
“单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是以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单元主题为中轴(如生活数学), 常常这种主题直接就是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这种主题教学与传统分科教学比较相近, 但是又存在显著区别,因为在“单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模式中,学科知识的教学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技巧和方式,如用艺术课舞蹈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对称”概念、用语文叙事方式来学习“倍数”概念等。在这种主题教学模式下,课程的层次还不太涉及统整的概念,因而还具有传统分科教学的很多特点。
(二)模式二:“多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
“多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是以某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主题作为中轴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课程内容展开联结性、主题性的教学活动。这种主题教学模式比第一种“单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在学科课程的统整层次上有所提升,但也只是所各学科中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选择,组织“放置”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时间内共同的“知识群”,它并没有破坏和消解学科的界限。该各模式下主题与各学科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图1
(三)模式三:“跨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
“跨学科—主题”比“多学科—主题”具有更高的学科统整性和融合性。与“多学科—主题”相比较,在“跨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中,学科知识已不再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起点,而只是实现主题学习的众多方式之一。在“跨学科—主题”的主题教学中,主题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 同时也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该各模式下主题与各学科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下的培智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它所倡导的主体性、建构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智特殊学生综合素质和智能水平的提升。当然, 目前我们的主题教学在实践设计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技术,探索更具过程性和参与性的评价方式,以此为基础更好在实现多元智能下的培智主题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有机融合,使我们的培智主题教学真正成为体现出探究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