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罗兆阳
一、课程标准
1.课程目标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感受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掌握它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注重使学生体会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2.实施建议
(1)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2)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同时应克服“雙基异化”的倾向。(3)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记忆、模仿、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了解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
(2)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自制教具、多媒体动手实践、参与探求,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数学感念的本质。 渗透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实际生活背景,养成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发展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提高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经历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并体会数学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简洁美、对称美。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和b的引入。
四、课时安排
根据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时拟作如下安排:第一课时,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推导以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三课时,以椭圆为载体的动点轨迹方程的探求。
五、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
六、教学导图
创设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巩固提高。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重大突破(视频演示“神州八号”卫星运行的轨迹)。
问题1:请问“神州八号”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什么图形?现实生活中的椭圆例子(ppt展示)。椭圆的图形我们知道,什么叫椭圆呢?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演示,并思考。
设计意图: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指出研究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意义建构——体验、感知数学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利用自制教具,用白板笔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画板上移动。展示学生作品。2、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1:思考画图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通过对比学生作品,提出问题2:绳长不变,改变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类比归纳出椭圆的定义)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完成问题1。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感受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探索。
(三)数学理论——建立数学
教师活动:1、椭圆的概念
2、探究椭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子问题1: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子问题2:等量关系是什么?
子问题3:怎样列方程?
子问题4:怎么化简方程?
问题4:如果焦点在y轴上,,a,b的意义同上,则椭圆的方程是什么?
问题5:请你观察椭圆标准方程结构,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①在椭圆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 ;②方程右边的常数都是 ;
③方程左边是平方 的形式,两种形式中分子均分别为 ,分母均分别为 。
(四)数学应用——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为形成解题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五)回顾反思——归纳提炼
教师活动:1.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方法?
(1)椭圆的定义;(2)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3)化简根式方程的方法,求标准方程的方法。
2.本节课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总结,反思,师生共同整理完善。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本节所学知识、方法,便于系统掌握,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