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活动模式的创新探究

时间:2024-08-31

江晓云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等纳入,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可见班级的创新管理的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一、立足于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包括小学班级活动开展。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过程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重要途径,将语文学习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紧密结合,笔者尝试的措施有:(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思想动态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2)思维活动、情感意识和动手操作活动相伴相随,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应让学生多动手。(3)班级活动课堂上注重沟通,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途径,让学生的知识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升。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老人与海》《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文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笔者的设计如下:通过语文课堂知识的真挚引导,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尊重学生个体阅读的体验和感悟,开展班级“人与动物”为主体设计的活动课题,重点引导如下:(1)学生较熟悉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2)了解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搜集材料)。(3)动物知多少(知识竞赛)。(4)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作)。这一创新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综合创新活动中拓展、提高、改变,学生受益匪浅。学生的综合体验带给它们的成长是刻骨铭心的。让学生在学习及掌握某些语文知识点内容及技能的基础上接受一定的品质、品德的熏陶,利用班级活动课将语文的核心素养拓展及延伸,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思考,又为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充裕的“源头活水”!

二、立足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结合方言区的客观情况,笔者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了“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着重突出几项内容;(1)观察自己的家乡进行描述(写作)。(2)为家乡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上街展示)。(3)采访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解家乡的传奇神话、风土人情等(口语交际,写采访稿)。(4)查找资料,了解家乡古今环保情况(调查访问,小组汇报)。(5)致家乡人的一封公开信(调查访问,小组汇报)。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材料等现代搜集整理归纳的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开展班会课后,又以一节习作课吸引了学生,将学生的情感因素再次点燃,笔者这一课的教学仍让孩子们意犹未尽:(节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古代诗人李白的思念;“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游子贺知章对家乡的牵挂……我们该怎么写好自己的家乡呢?

第一,走进家乡,和家乡来个亲密的接触。

建议孩子们可以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或是门前的小河,或是村前的千年老树,或是庄稼地里的一畦韭菜绿……比如你要写家乡的山,你就可以簡略地描写山的位置,山的形状,而重点写山的景色,山里有哪些花草树木。而想深入了解探究家乡的孩子们,就可以探寻古迹,问询名人,了解家乡的这座山内在的底蕴,关于山的传奇故事、民间神话、历史意义等等,总之一定要突出特点。

第二,拥抱家乡,和家乡来个热情的对话。

建议中低年级段的孩子对话的方式可以是童话、游记……高年级段的孩子可以是说明文、科幻小说……试试看,用别出心裁的对话方式写写!

第三,赞美家乡,和家乡来个火花的碰撞。

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描写家乡,不仅是再现家乡,更是自己感情的外泄。事与物是外在的,情感是内在的。不能只是单纯的写景写事,而是要以此为借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从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诗句里懂古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会让学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学生的习作亦纷纷发表于《教育周刊》。

三、立足于课堂节奏

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殊途同归”的,是老师、学生、文本(活动)三者之间共同谱写的一首乐章,就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要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节奏之美。大千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事物的“节奏”。节奏对语文教学而言,意义非常深远,对班级创新活动亦如是!《礼记·乐记》说“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如果我们课堂教学(班级活动)能上升到艺术层面时,那么课堂活动的节奏,就是课堂创新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学才能为班级创新注入了更丰盈的新渠道。

笔者深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启发,深刻的爱上有这种 “有节奏”的课……王崧舟老师一堂好课的三重境界引人深思: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而笔者也常将王老师的语文课上的活动引入班级活动中!

一节“课”的所有规范、所有准则,因为嵌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成为自由和率性的道场。学生的素养培养在活动中早已“游”到了“创新”这张纸上!将语文教学与班级活动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及全面的素质!这就是孔夫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