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激发内驱养正于蒙

时间:2024-08-31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这句话足以看出教师的责任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为学者,必有初。在最近几年的一年级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在踏入学校初期——“无组织,无纪律”。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意:有的无精打采;有的疲惫拖拉;更甚至有的孩子注意力不足,不会听课。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鲍波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针对以上的问题通过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反思,我发现这些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我们只有努力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方法,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心里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常常以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操作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父母、教师)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搞好工作的需要。它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第一点就是重新认识我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年龄在6、7岁,处于儿童的启蒙阶段;他们身处农村,大部分父母没有恒定收入,工作环境差,生存压力很大,基本靠读书改变命运。第二点重新认识自己。我的课堂设计,我的教学模式,我的教学机智是否能够为孩子上一节好课。第三点重新认识学习。我将学习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乐学——快乐学习;好学——喜欢(热爱)学习;自学——自主学习。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一、改变思想是首任,端正态度是基础

1. 改变孩子的思想

(1) 。通过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农村孩子要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知识。第欧根尼说过:“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通过家访我拜托孩子们的父母亲,把他们工作的环境以及工作内容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们,从思想上让孩子了解父母亲的不容易以及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知识大多数孩子们的父母亲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有的只能在工厂打工,付出和回报不能成正比,而且没有生活保障;有的背井离乡,远离家庭,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老人成为“空巢老人”......对比一下如果有了知识父母亲可以做哪些工作?如果有了知识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让孩子通过画画的形式畅想一下未来的自己。通过说一说,画一画从思想上改变孩子们对学习的认知。

2.改变家长思想

(2) 。 每个星期五,班里都会请一位孩子的家长来分享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通过分享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让家长们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让家长们明白我们今天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让家长们站在孩子的立场通过孩子的未来看现在,让家长们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明白家长责任的重要性,了解目前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他们要以怎样的态度来服务孩子配合老师的学校工作,怎样的爱是真正的爱孩子。通过定期的分享,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那随之而来的更是孩子的改变。

3.改变自己的思想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学习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思想上我要求自己必须每节课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带动孩子的课堂,用积极,阳光,正能量的在语言,行动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二、多措施并进,让行动落地

英。托·富勒说过:“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只有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学习整理归纳,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能力。

(1)1.自主课堂,你争我抢

传统方法为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记,填鸭式课堂。学习过程平淡无趣,令学生厌烦不已。现在课堂设计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汇报——教师点拨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思考,激发本身的学习动力;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学会求助,合作的同时让孩子们通过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小组内学习的动力;通过小组汇报激发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从而提高全班的学习动力;最后通过教师点拨,既总结学习要点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强化,对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有重要作用。要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许会活跃得多。在讨论理解知识时体味学习的乐趣,在得到教师的指点肯定赞扬时去获得成功的快乐,产生愉快心情。这样的愉快情绪体验反复出现,会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同时还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表达能力。

(2)2.明知故犯,激发动力。

在课堂设计中故意设置认知错误,让学生通过“找茬”来激发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认识减法各部分名称时14-4=10,14是被减数,4是减数,10是差。我故意把10写成“和”,让学生们去找茬,在找茬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发现有时候做个“迷糊老师”还是很“自豪”的!

(3)3.给予机会,随时强化。

在课堂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措施都无济于事。每节课我争取在简单的问题或者简单的知识点上都要求学困生和后进生进行回答,这样他们成功的几率很大,那么我会及时强化(包括物质强化的小红花奖励或者写正字,精神强化包括语言上的:你认真思考了,你积极回答问题了,你的想法很有意思等等)这样做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帮助。

(4) 4.活动指引,动力十足

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培养好习惯为主,在设置活动时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力争通过活动调动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举办“书写小能手比赛”,提高书写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学习好习惯”比赛,通过每天的整理文具,整理书包等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孩子们的保持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俗话说:“生活既是教育”通过开展“生活好习惯”比赛,通过整理自己的衣服,被子,屋子,打扫卫生等生活习惯既培养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提升了孩子的认知更从内心提升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在生活方面激發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当我们懵懂的孩子不知道何为学习,为何而学时,那么就是问题出现了。面对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还是幼苗时期给予正确的帮助,指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愿望,让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而激发内在动力就像是激发人内在的思想和灵魂一样重要。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以一个学习者的态度和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愿我们做一颗太阳有着温暖的人心力量更有着激发心灵之光的魅力。

联系人:陈利利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开发区教管会普利森希望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