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效“合作”,让综合实践活动更精彩

时间:2024-08-31

张冬琳

一、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王坦老师在《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指出:“合作学习以导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生,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指学生以小组形式,为了特定目标或任务与本组成员交流,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不但在课堂上还在课外实践中。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现今合作学习体制并不完善,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停留形式上,实效性低。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合作水平不高。因此,在综合活动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增添了课堂的情趣,让综合实践活动更精彩,让师生在活动中共同享受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呢?下面是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方法和形式。

第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一是通过游戏,让学生产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是合理的分工合作,让学生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在活动中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促成学生善于合作。

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建组,设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进行小组组建,把学生相对均匀地分配组成学习小组,一般比较固定的人数分配为4至6人。

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

小组的产生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人集合在一起,而是要对组内的成员进行相对系统的配置,更需要对组内每一位成员作一个具体的角色分配。下面是组内成员的角色分配和相应的职责安排。

三是活动主题难易适中,规模适当。

分组实践活动中活动的主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属于“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主题必须选择一些有合作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应有一定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是个别学生轻易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小组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四是教师适时点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地球关灯一小时》这一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要做出一系列的标语,需要学生在现场完成裁纸、写字、修饰等任务。准备时有一个小组的组长孤身作战,看到这一情景后,我先对该组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观察,再让组长亲自观察,同时让他从同学的表现猜一猜组员最想做什么,最后让组员道出心声,此时我再旁敲侧击组长:你知道组员们多么期待能够和你合作呀!话音刚落,组长找到了改进的方法,他立刻和组员交流起来:“来,说一说,你能做什么,还有你呢?那好,你做这件事……”僵局被打开,活动顺利开展。交流使得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他人成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交流使得每个人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组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激励,科学评价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

第一,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第二,通过科学的评价,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自信心。

第三,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

总的来说,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它关心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更注重研究过程,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关注着学生学习的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和乐趣,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更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