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作用过程

时间:2024-08-31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科学技术创新,转向生产力,释放存留科技成果。科技服务属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创新主体首尾衔接的“桥梁”。可以在多元化资源的引导下,保持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创新资源的聚集和配置,在多元化的合作下,提升互动行为作用的發挥。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构建提升管理机制路径。

关键词: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创新属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驱动力,也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为科技强国做出了重要的支撑。在新的经济常态下,需要从高速发展的阶段,向着高质量延伸的阶段实施转变。在创新战略的引导下,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动力转换,缩小自身和创新型国家之间的距离。在当前的形势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度还不足,只有结合现状,对这些内容实施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才可以保持可持续性。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6.1%,以68720件稳居世界第一,但是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不足 20%,大规模产业化的不足 5%[1]。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中,平均的转化率可以达到 40%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成果存在“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科技局是提供政务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的官方平台。此时,科技局就需要在科技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辅助支撑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合作依然存在不明确的问题。鉴于此,如何揭示这个作用过程“黑箱”?就成为了当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二、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作用过程管理与构建

(一) 构建市场导向链式增值的服务机制,促进高质量服务供给

从本质上看,科技服务本身就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只有不断的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那么才可以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创新,满足个性化服务和共性服务的发展需求,建立有效的网络体系,加大专业服务建设,整合基础,保持成果的转化率,向着多方融和的视野实施发展。从一定的程度上看,两者之间的运行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积累与开发阶段,知识整合与共享阶段,知识对接与应用阶段。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是缩小知识势差,显化隐性知识,提升共享意愿,形成供需匹配度。作用机理服务可以从市场导向机制,合作共享机制,供需匹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实施转化,并且完成在此的创新[2]。主体间的知识交互机理,主要是从知识搜寻、知识整合、知识匹配这几个方面实施交互。主体间的关系交互机理,主要从关系嵌入、关系学习、关系联结等几个方面实施转换。此时,在科技转化的过程中,作用就会显得特备的重要。首先,需要构建全过程的链式服务结构。科技局需要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内容的基础上,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建立不同阶段的需求类型转化,强化需求导向,加大服务供给建设,保持服务和成果创新增值的高度匹配性。之后,在走起活动中,对创新主体的不一样,合理的分析,并且加大技术的搜寻,提升多项服务的链式整合。优化基础流程,在特定的服务中,增强服务的质量[3]。其次,需要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多方的主体中间人,并且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的相互创新。在专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大专职人员和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保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提升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大专业素养建设,保持长期的跟踪性,提高权威性。最后,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市场的指导与转化。将成果建设与高校或者是科研学校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入对象,加大政府评价的力度。保证科技服务业务和科技成果之间的新增创新的匹配程度,并且向着市场化价值的方向实施延伸。

(二) 构建多方人员参与共享的合作机制,共建创新生态环境

科技局需要在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内容的基础上,加大多视角的合作力度,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首先,需要创新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加大科技服务在科技成果中的重要位置,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上,将这些成果应用到企业当中。提升协商性,并且在互利共赢的视野下,保持各方主体的相互作用。其次,需要在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中,形成良好的规划。外部的激励部分需要保持利益的驱动为主,内部的激励需要以责任核心为主。结合实际的效果产出,并且将这些评价的标准和个人的业绩相互结合起来,发扬主人公的地位,以此来扩大对应的积极性[4]。

(三) 构建全网通式供需匹配的平台机制,实现信息有效对接

随着信息化制度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科技服务业务也不例外,也需要在资源的整合中,创设更为优质的资源,加大主体之间的互通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孤岛问题和流动的障碍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与归纳。此时,需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打造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大行业之间的融会贯通,消除孤岛效应,保持全方位的模式构建,实现服务资源和需求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对接。首先,需要整合多领域的信息资源。加大科技服务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共享平台,在“互联网+”的协助下,加大成果资源这个,并且打通交流服务平台的力度,挖掘信息数据,搭建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科技产品的定制与整合。另外,还需要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将人才和金融、知识产权等内容相互结合起来,保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且使用成功案例的借鉴性。其次,科技服务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完成线平台和线下服务的结合方式。从线上服务的视角看,不仅需要打造资源聚集的在线科技服务,还需要在以资源服务为残疾户的平台中,完成资源的收集工作,信息的汇集和发布工作,数据的查询工作,在线的业务办理工作[5]。此外,还可以在功能建设的基础中,建立“一键化”解决科技创新成果问题的方式。线下交易的服务的基础上,需要保持技术实体和政策倾斜的良好打造,并且满足服务市场的科技转化。在科技评估和设备共享的基础上,完成科技金融的创新,维护知识产权的咨询建设,保持政策的倾斜度,向着“一站式”平台的方向实施演变。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根据合作主体的不一样,建立有效的知识与识关系交互过程。在知识转化的历程中,还需要结合动态的演变,整合思维,加大思维的共享,提升管理和机制建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导向中,找到适合自身的“一站式”平台建设,结合实际,为以后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琬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比较研究——以国内外4所院校调研分析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No.387(11):6-9.

[2]陶永亮.中关村科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技成果转化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20(7):108-109.

[3]周斌,曾德超.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研究——以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1):134-138.

[4]李营,周小平,赵功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J].科技视界,2019,No.293(35):297-298.

[5]张良浩,陈辉,郭亮.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多维要素与一体化关系探析[J].广东科技,2019,v.28;No.419(12):68-70+74.

作者简介:

马文娟(1972.5-)女,汉 山东省曹县,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对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