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荣军
摘 要:隨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也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进而愈发强调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与运用。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传统城市规划以及单一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弊端,进而对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城市规划(以海绵城市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
一.传统城市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设计的广泛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可以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以达到改造市容市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目标。但传统的城市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1.1理念问题——所有的设计都为“经济”让路
当下的城市设计存在最大问题莫过于所有的设施建设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实力之下的。越建越高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为了所谓城市地标所构建的“古城墙”......这些地标性建筑无一不是政府为了完成业绩所搭建的,但正是因为这些基建的存在城市的生态平衡也被破坏。
1.2 设计问题——缺乏可持续性发展
早期的城市规划并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总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所有产业链的运作大多数除了满足当下的需求外任过分消耗。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所导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大自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是人类在早期错误的城市规划策略所导致的。
1.3 规划问题——总是先破坏后保护
当下的城市规划已将生态城市规划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并积极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城市生态规划中适当的运用生态建设理念,仍有很多城市因某段时间内的规划因素的考虑,出现生态建设间断性和片面性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为了应付政府工作业绩而进行的,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并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思考,方能创造出绿色城市。[1]
城市规划融入生态城市规划,除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外还有诸多益处但生态城市规划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二.生态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2.1 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完备——“强行加绿化”
很多城市在市政市容的优化中,对于城市绿化面积相当地上心,绿化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因不同城市的气候及水土条件,加上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规划布局上思考不够完备,总是照本宣科“抄作业”进而导致绿化过于集中在同一片区域,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平均,此外人工草坪的大量使用,使得林木的在绿地中的占比失衡,会因突发暴雨导致水土流失,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发生。
2.2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全面——“一枝独秀不是春”
不同的植物之间的互利共生的原则才能够促进生态循环,已经生物多样性的构成,但在现阶段的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中,由于为了追求美观,造价等因素的影响,极少数会使用乔木,灌木,草坪进行合理化搭配组合成生态阶梯,而是在某些区域集中种植某种或几种类型的人造草坪。外观上虽然整齐美观,但违背了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加之人造草坪根相对较浅,不利于土壤锁水,观赏有些树木会因为气候条件不适宜而生长缓慢,甚至会死亡,这些都大大的弱化了生态系统的作用。
2.3 城市的规划不科学——“照本宣科”
总有一些随大流者,直接将其他城市的优秀案例照搬过来,虽然达到了生态多样性的原则,完全忽略了因地制宜的理念,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本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当他们沾沾自喜之时,殊不知物种入侵这张魔网已悄然铺开,“水葫芦”作为牲畜饲料从巴西引进但后来生长不可控泛滥成灾。
三.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应用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在改善及优化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项目中,首先要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勒令停业整顿,或直接将高污染的工厂迁出市区,划出工业区。其次,对于即将建设的项目,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并且,对于城市的绿化带,要摈弃以前为了整齐美观而过于单一且过多使用人造草坪的陋习。
3.2 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只有多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海绵城市的目标[2]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是在维护现有生态体系平衡的条件下,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以及现代科技的智慧成果最大限度的统筹城市所有水资源是当代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城市规划比较合理的方案之一。
四.结语
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中,除了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性战略之外,对于生态城市构建理念的科普仍需要大力推广,除此之外,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城市的生态规划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才是新城市规划设计。除此之外,在日渐匮乏的自然资源面前,我们要怀揣感恩之心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贯彻于自己日常生活之中才能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一份余地。
参考文献:
[1]刘越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J] 居社 2019-03-25
[2]“中科院之声”《新知 什么是海绵城市》
[3] 李雁冰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J] 城乡与环境期刊
[4] 陈素平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2-25
[5] 邵伟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J] 江西建材 2017-12-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