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抗击序列研究

时间:2024-08-31

毛英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战争中舰艇对空防御时间紧迫的原因,指出抗击序列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在划分抗击威判区和警戒威判区之后,根据确定的六个威胁因素,将威胁程度相近的来袭目标分类,再划分出威胁等级,并在每一等级中进一步划分紧迫度等级,最终得出抗击序列。

关键词:威胁因素;紧迫度;抗击序列

1 引言

现在各种空中作战平台凭借其速度快、隐身性能好、机动性强等优秀的作战性能使海上战场变得更加复杂,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是有限度的,一旦来袭导弹数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范围,防空作战就难以取得成功,所以对敌方而言,饱和攻击无疑是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水面舰艇编队面对多批次、全空域、高速度、高密度的饱和攻击将成为常态化。

为了妥善处理好来自空中饱和攻击的威胁,最有效的将来袭导弹全部拦截,必须按照一定准则对来袭导弹进行威胁判断,按照其威胁程度进行排序,然后结合自身的作战性能,排出抗击的序列,水面舰艇只有按照这个最优的攻击顺序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才能确保最有效的拦截来袭导弹。

2 威胁判断区划分

首先将水面舰艇编队所在环境划分为两个区域,抗击威判区和警戒威判区[1],应分别在这两个区域进行威胁判断。

2.1警戒威判区

远程导弹的杀伤区远界到所能侦察最远处中间区域为警戒威判区,此段区域无法对导弹进行抗击,此段区域和来袭飞行物距离较远,飞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对威胁判断要求精度不需要太高。

2.2抗击威判区

编队到远程导弹的杀伤区远界中间区域为抗击威判区,此段区域和来袭导弹距离较近,可以对来袭导弹进行打击,所以对威胁判断要求比较紧迫,需要最终确定导弹来袭方向、攻击企图和威胁程度,并最终确定抗击序列,下定打击决心。

3威胁判断

3.1威胁因素

可以看出留给我方进行威胁判断的时间很少,为了追求效率,不可能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多种因素之间有相互影响、重叠的地方,所以要将他们整合然后选一些主要的因素作为指标,将一些不改变结果的次要因素省略,最終选择如下六个威胁因素[2]:

3.1.1目标类型

目标类型能反映出目标的进攻方式、突防能力、杀伤能力,所以威胁判断最首要的在于判断出目标的类型,只有掌握了目标类型,在防御时候才能针对其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要考虑到不同目标在作战使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战术特征,要综合物理特征和战术特征才能准确又快捷的判断出目标类型。

3.1.2目标速度

目标速度能反映出目标的突防能力和被拦截的紧迫性。目标速度越快,防空系统对目标跟踪的稳定性越差,防空导弹单次拦截概率越低;速度越快就说明到达我舰的时间越短,整体抗击次数越少。一般目标速度越快威胁程度越高。

3.1.3目标高度。

目标的高度能反映出目标被雷达发现的难易程度和防空导弹拦截的难易程度。一般目标飞行高度越低,受海面杂波和地球曲率的影响越大,被雷达发现的概率就越小,所以低空掠海飞行是常见的进攻手段,近距离突然发现的低空导弹威胁程度非常大;一般防空导弹受其原理的影响对低空的导弹拦截的难度要高于高空飞行物的。一般目标高度越低威胁程度越大。

3.1.4目标距离

目标距离能反映目标攻击的企图和紧迫性。一般情况下目标与我方距离由大变小表明有攻击企图,与我方距离由大变小表明没有攻击企图;目标被发现的距离越近说明舰艇防御时间越紧迫。一般目标距离越小威胁程度也越大。

3.1.5目标航路捷径

航路捷径能反映目标的攻击企图。航路捷径是指舰艇到目标航路水平投影的垂直距离它取决于目标的方位和航行。来袭目标的航路捷径越小,它攻击可能性越大,威胁程度也就越大。

3.1.6目标电子干扰能力

目标电子干扰能力能反映目标被拦截的难易程度。敌方为了隐藏自己企图、提高己方平台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会采取电子干扰的方式来攻击我方的电子设备,通常电子干扰能力越强对我方威胁程度越大。

3.2威胁程度分类

结合前面给出的目标类型、目标速度、目标高度、目标距离、目标航路捷径、目标电子干扰能力六个因素,使用模糊传递闭包法对来袭的多枚导弹进行分类,将威胁程度相似的分为一类,适当选取参数,使之聚成三类。

3.3划分威胁等级

在将来袭目标划分为三类后,在每一类中分别进行威胁程度排序。分析各威胁因素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各因素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影响结果进行加权综合,确保因素信息不缺失,可得每个目标的综合威胁值,对其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进而对前文划分的三类目标进行威胁排序,根据威胁程度,将三类目标分为三级威胁,一级最严重,三级最轻。

4抗击序列

威胁判断虽然可以对目标威胁程度进行排序,但是不能直接将威胁判断的排序当作抗击序列,因为威胁判断只是按照目标的威胁程度大小排出的次序,但是实际上单纯考虑目标信息是不够的,抗击序列需要综合我方的防御能力来综合考虑。排出抗击序列只需要在抗击威判区进行。

4.1抗击紧迫度

抗击紧迫度是指抗击该目标的紧急程度,能反应抗击目标的优先次序和转火的可行性,通过比较两个目标的剩余抗击时间和抗击所需时间,来判断攻击的紧迫度[3]。

4.1.1剩余抗击时间

来袭导弹从被发现到进入我方防空死区所需要的时间,即从我方刚好可以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到刚好无法进行拦截经过的时间。

4.1.2抗击所需时间

从对来袭导弹威胁判断到效果评估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包括威胁判断的时间,指挥员下达攻击命令的时间,命令传输的时间,导弹离开发射架的时间,导弹飞行时间,毁伤效果评估时间,拦截失败再次发射导弹拦截的时间和后续毁伤效果评估的时间[4]。

4.2抗击序列

根据前文计算每一级中目标的抗击紧迫度,对每一级威胁判断的排序进行调整。如果在一枚来袭导弹的威胁度最大,但它的剩余抗击时间较多,就可以考虑先抗击威胁度低一些但时间更紧迫的导弹之后,再转火抗击它。同时应该注意,反舰导弹的威胁较大,要尽量为所有的来袭反舰导弹分配防空导弹,应避免出现有的反舰导弹被拦截多次,而有的反舰导弹却没有分配防空导弹的情况。

5 结语

威胁判断能够根据来袭导弹对于整个编队的威胁程度,排出一个抗击序列,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指挥员提供更高效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金平, 陆铭华, 黄文斌,等. 水面舰艇编队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4, 016(005):879-882.

[2] 马其东, 方立恭. 海上区域防空目标威胁评估模型[J]. 现代防御技术, 2009(01):25-29+49.

[3] 史红权, 王超. 基于紧迫度的空中目标火分排序模型[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8(09):50-52.

[4]徐安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反空袭抗多目标作战效能的评定[ A].北京: 军事系统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 199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