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我国部分地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4-08-31

摘要:核医学作为临床放射医学的重要分支,利用核素和核技术研究了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已成为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核医学科项目的运行特征及主要辐射危害来源,探讨部分地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管理现存问题,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提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对策,以确保辐射安全、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辐射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其与核医学的结合应用在疾病诊治、预后评估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3]。尽管核医学的应用与发展为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应用核技术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还会增加辐射事故发生风险,危害医务人员及患者身体健康[4],因此加强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核医学科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据核医学科室建设现状调查研究显示[5],核医学科室、核医学人才及放射防护设施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和三级医疗机构中,而二三线类城市核医学科虽呈迅猛发展之势,但因建设成本高昂、专业人才紧缺、设施技术落后等限制,在放射性废物管理水平上远落后于一线城市,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监管力度不足、放射性废物危害意识不到位、对放射废物的过度恐惧等問题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我们从管理放射性废物的经验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放射性废物管理优化建议,以期为核医学科提升放射性废物处理质量、确保辐射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1 核医学科项目的运行特征及辐射危害

1.1 运行特征

核医学科大多设立在中心医院,常见的诊疗项目包括放射性粒子植入影像、放射性免疫检测、放射性影像诊断等,临床通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包括碘-131、氟-18、磷-32、碘-125、锝-99m等,这些核素的衰变期、衰变方式、射线种类及能量均有所不同[6]。核医学科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治疗区域面积大,区域界线难以划分;二是使用非密封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三是放射性废物及其种类多样;四是放射源存放位置仅是相对固定[7]。上述特征导致核医学项目实施环节中需要设置多样化的防护设备及相关性能指标,操作规范较多,如果防护不当或设备使用不当将会对医务人员与患者造成严重的放射危害,甚至污染周边环境。

1.2 主要危害因素

核医学项目造成放射性危害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与服用放射性药物的患者接触;二是放射性药物制备、分装、标记、配置、注射过程中受到β射线、γ射线等导致的外照射;三是非密封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泄露、挥发、溢出、蒸发等使工作场所内的设备、地面、物品及人体皮肤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人体皮肤一旦受到放射性污染,除了在表面会产生外照射,放射性核素还会通过皮肤或呼吸、进食等途径渗透至体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四是核医学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密封源蒸发扩散会引发空气污染,如碘-131、碘-125等药品产生的碘蒸气会形成放射性多相分散体系,即放射性气溶胶,通过被人体吸入或粘附皮肤而产生照射,从而成为放射性危害的来源。

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现状

2.1 放射性废物处理不符合要求

放射性废物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解控,即审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解除对放射性物品的管控,当核医学科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符合清洁解控标准并经过审管部门检验之后,才能接触放射性物品管控。另一种方法是送交贮存,医院可将核医学科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运输至省市放射性废物库进行贮存。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由于放射性废物解控处理流程较为复杂、周期较长,费用较高甚至超出送交贮存成本,导致部分医院对放射性废物解控处理的积极性不高,选择将放射性废物当成普通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或将其送交贮存。该现象在二三线类城市较为普遍,部分医院并未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放射性废物处理,且可能存在侥幸、随意等心理,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废物按照普通垃圾处理,以节省垃圾处理费用,最终导致放射性废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即使部分医院进行了放射性废物衰变处理,但也存在终末处理不到位、终末监管不全面等问题。此外,放射性药品半衰期较短,如果医院将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送交省市放射性废物库,不仅不利于废物最小化,还会对放射性废物库造成较大压力。同时,药用杯、针头、棉片等常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不仅会造成放射性空气污染,还存在较高的疾病传播风险,从而加大城市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压力。

2.2 放射性废物分类不符合标准

国家标准《放射性废物分类》 ( GB9133—1995)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各医院开展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理工作的重要导则,然而我国部分医院仍未能很好的执行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分类和处理标准。在分类层面,部分医院缺乏对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的规范分类意识,随意划分放射性废物类别,少数意识到放射性废物处理重要性的二三线城市,虽然会按照半衰期长短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但分类较为简单且不严谨,难以保证放射性废物处理质量。在处理层面,不同地区对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甚至部分地区完全没有意识到放射性废物处理的重要性,将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废物静置数月不予处理或按照一般医用废物进行处理,对于放射性废物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的疾病传播及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此外,部分医院还缺乏规范化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不能有效保障放射性废物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核医学项目辐射监测不规范

在核医学项目实践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辐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规避风险,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部分医院在辐射监测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为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埋下潜在辐射风险。辐射监测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核医学科医务人员未按照规定的监测周期执行外照射监测,对于异常监测结果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并进行核实;另一方面,大多数部分医院未能充分认识到辐射监测的必要性,对于辐射诊治场所的监测工作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实际监测过程中存在监测目的不明确、监测设备使用不合理、监测点位模糊、监测结果记录不全面等现象,甚至部分单位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监督检查,对辐射监测数据进行造假。这些都体现了核医学项目实践中辐射监测工作的不规范性。

2.4 放射性废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管理仍存在核安全文化缺失、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多数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废物处理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鲜少有医务人员完全掌握放射性药物所产生废物的分类细则、不同半衰期状态对应的处理标准以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流程。患者在接受核医学诊治时,医务人员未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患者服用放射性药物后,医务人员未能很好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从而导致患者对其他非检查人员造成辐射照射。此外,为落实医院与药品生产单位的放药责任,医疗监管部门要求医院建立科学的放药交接规章制度,但在实际交接过程中医务人员往往会因重复性工作而产生麻痹大意心理,导致实际供药与购买数量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账目不清等情况。从整体来看,部分医院核医学科医务人员仍缺乏对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视,尚未充分认识提升放射性废物管理质量的重要性,不利于医院放射性废物管理质量的提升。

3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建议

3.1 规范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流程

为规范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管理模式,医院必须严格遵循废物最小化原则,简化清洁解控流程,按照放射性废物形态、活度水平、核素类别、半衰期等特征进行处理[13]。处理放射性废物之前,应建立台账,记录废物活度、来源、种类及产生时间,为后续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便于审管部门查验。对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在诊治场所配备生活垃圾与排泄物处理设施,将诊治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垃圾放置于防护池,经过10个半衰期并经检测污染度达标后,才能将其视为一般垃圾处理。对于冲洗患者排泄后的放射性废水,医院需进一步完善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按照规定的衰变周期存储衰变后,检测其污染度达标后,才能将其排放至公共污水池及下水道进行终末处理。

3.2 建立完善的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理机制

针对各地医疗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理条件,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框架下,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建立规范、合理、完善的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理机制。由于不同放射性废物的活度各不相同,对应的处理方式及流程也存在较大差异,既要考虑节约成本又要提升放射性废物管理质量,同时还要以规范统一的分类标准为依据,那么可以设定以半衰期时间(24h)为界限,将大于该界限的放射性废物送交放射性废物库进行处理,对于小于该界限的放射性废物则不做解控处理,从而在尽可能降低处理费用的前提下提高放射性废物处理水平 。此外,医学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必须对放射性废物的来源进行严格区分。

3.3 认真实施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

为解决核医学项目辐射监测不规范的问题,医院应加大对医务人员辐射监测能力的培养,配备有效的测量仪器,合理有效检测放射性废物的污染水平、辐射工作场所的外照射剂量和污染度 。对于患者用药后及放药遗洒产生的表面辐射污染,应及时严格按照规范 使用放射性污染仪进行监测,同时对存放放射性物品的设备、患者及医务人员可能停留的点位进行外照射剂量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计量仪器对个人外照射剂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找原因、汇报上级,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监测工作完成后,将所有监测记录建档保存,定期邀请专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辐射防护建议。其中,个人剂量档案应保存至医务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

3.4 加强核安全文化培训

医院应积极开设专题讲座、知识宣传、研讨交流会等活动,增强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废物规范化处理的意识,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认知水平,使其充分重视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性,积极参与放射性废物管理质量提升环节当中。同时,医院还应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从政策、管理、执行等层面加大核安全文化培训力度,政策层面要明确核安全管理目标及规划,管理层面要保障人力物力资源充足,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人,落实核安全检查及评估工作,执行层面要确保核安全管理工作严谨、细致、规范。通过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改善放射性废物管理质量,从根源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医院辐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针对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现状,深入剖析、归纳、总结放射性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发现放射性废物处理不符合要求、放射性废物分类不符合标准、核医学项目辐射监测不规范、放射性废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较为普遍。针对上述问题,医院应在国家统一标准框架下,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不断优化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流程,认真实施放射性污染监测,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核安全文化培训,以提升核医学科规范化管理水平,降低医疗辐射风险,促进医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英.核医学"三废"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J].环境保护科学,2014,40(002):93-95.

[2]虞斌.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32(12):48-49.

[3]孙琦.典型医疗放射性废物处置调查[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35):868.

[4]李玲玲.石家庄市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措施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7,33(010):1408-1410.

[5]趙徵鑫,刘玉连,谭建,张文艺,阮书州,苏锴骏,王芳,焦玲.天津市核医学科室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08):133-136.

[6]汪越,陈东兵.北京市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03):102-104+108.

[7]鄢立刚,仝玉社,王宇,等.加强对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J].中国辐射卫生,2016(3):293-294.

作者简介:杨超(1987.10-),男,黑龙江人,汉族,本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护师,研究方向为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病人护理、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注射方法改进(留置针加正压接头在减少放射性药物渗漏或残留的研究)、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