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邵丹
摘 要:目前,我国初中德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德育实践教育效果不佳。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其关键点就是将日常教学有效地融入初中德育实践当中,通过紧密结合德育理论教学与各类班级活动、社会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能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而且有助于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以及投身社会、从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学;有效策略;德育工作
德育对初中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初中教学,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德育工作做出了分析和探究。
一、初中德育的内涵
近现代以来,随着学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德育工作中都居于重要地位,学校被视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德育工作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育目标与内涵可总结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全学生人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形成。
二、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且对教育界各环节已经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德育教育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且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仍然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在坚持传统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进而会将教育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育。
(二)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受到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态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十分敷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更多是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缺乏对学生其他能力和观念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传统,没有有效地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就算是专门的德育教育课也是老套地敷衍了事,缺乏新意与乐趣。这样不仅会限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初中生又具备好奇心重、自控能力较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初中德育教学工作
初中学生正处于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德育培养这方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初中生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缺乏独立的辨识能力与社会经验。因此,初中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过去,教师通常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过多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使德育工作效果较差。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在教学德育时,教师选取贴近生活的榜样,向学生展示榜样的优秀行为,从而让学生受到榜样的感染、鼓动。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在具有吸引力的形情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德育对成长的作用。最后,教师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与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知行脱节。
(二)保障德育工作全面落实
在精细化管理下,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全面性。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教师不能将学生知情意行分裂开来。因此,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下,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学生德育知识不足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当学生缺乏道德情感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对道德理解是并不全面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感渲染激发学生。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较为薄弱,对初中生的意志培养,教师应该重视实践锻炼,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采取具有道德价值意义的行为。在这样精细化的管理下,学生的知情意行四要素可以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三)保持德育工作的连贯性
学生德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化的管理下,要注意保持德育工作的连贯性。德育工作不应该只落实在德育教学环节,而是从多个方面统一协调。第一,学校环境也会影响学生德育,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物质环境:黑板报、学校广播、文化专栏等。学校可以对校园文化精心布置,让学生受这些环境影响。展开各种文学活动和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领悟到深刻的道德含义,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受到深厚的道德意蕴。第二,德育工作不只是德育老师的事情,德育老师要与其他科任老师团结协作,其他科任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实现以文载道。德育工作的进行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教师对学生德育的要求不能时严时松,每位教师都要做好每个年级之间的德育工作衔接,从而使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第三,德育工作中,学校要发挥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引导家庭和学校增强育人的意识,关注学生多方面的道德影响因素,提高成人对德育工作的参与度与重视度,只有众多影响因素协调一致,才能够落实好德育工作。
结语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在初中阶段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显著成效。在新课改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德育教育投入了更多重视,但结合当前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及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德育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努力使德育教育工作实现更大的突破,保证建立起德育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田丛丛.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J].中国新通信,2020,22(06):201.
[2]周世欣.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