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双减”之契机 走学科相融之路

时间:2024-08-31

王颖

2021 年7月24日,我国史上最高等级的“减负令”《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业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借助外力——“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来连接不同学科,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了知识问的联系,淡化了学科界限,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丰富作业设计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我们上一学期及本学期一直在探索的多学科联合提高课堂实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亮点之一。

一、语数相长,探索奥秘

语文与数学是小学阶段两大最基础、重要的学科。虽然不论是课程性质,还是课程内容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实则互为表里,不可分制。语文教学中能借助数学教学方法,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影子》一课的课堂作业设计时,请学生找出课文表示方位的“前后左右”等表示位置的字,及说明了影子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说明影子与“我”形影不离的关系,教学中充分借助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优化了作业设计,提升了课堂实效。

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借助语文知识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中第七课《大小多少》中数量词语的学习,又为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单位的学习、理解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数学的思辨性和逻辑性,与语文学科所需要的感性思维、语言能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语美相遇,绘画蓝图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淳朴的乡风,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描写田园风光以及淳朴的乡下人家和谐幸福的生活。本单元更是在开篇第一课设计了诗歌教学。诗歌教学难点在于积累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乡村生活之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设计一份图画作业,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作家笔下的这些美景。学生把画中的人物、景象甚至意境再现在纸上,首先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想表达出图画的意境则需要提取文章中心句或是用心品味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这无疑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优化了作业设计,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学生在绘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图画时,会注意诗歌所体现的色彩美,甚至会联想到“淳朴的乡村”,体会出乡村四月的美好。

(二)图文结合,绘画再现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是本单元的单元要素。这是小学阶段向学生第一次接触观察类连续性文本。观察性作业,既是课本的要求,也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重点,通过注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

例如,我们学校就有一大片的爬山虎,由此我们学校也引出了一系列的爬山虎文化,所以在学习完统编教材四(上)第10课《爬山虎的脚》后,开展了“我是小小观察家”的活动,让孩子们每天都去观察爬山虎,可以选择表格式绘画等形式,记录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去完成图文结合的观察日记,既是对学生持续观察习惯的巩固,又培养精准描写的能力。学生在这种观察性在作业中感受到快乐,并且还能为本次习作做准备,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达到作业优化的效果。

三、语音相和,谱写精彩(千年吟咏,诗文独唱)

从诗经到现代诗歌,无不体现着诗歌的音乐性。因为现在部分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中没有吟唱过程,学生不会吟唱,需要反复识记认读,相對作业负担就会更重。

如我在教授古诗词歌曲《石灰吟》时,通过三读一唱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一切牺牲的高尚精神。一读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二读是读出节奏,要做到声断气不断。三读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就是要读出韵味,很多孩子古诗读的很好,但总是缺少些韵味。所以,我在三读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唱,让同学们自己尝试演唱,再次配乐演唱,不论是诗歌的背诵还是理解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体会这首诗歌,“我是小小编曲家”的作业,引生以刚强的气质,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贯山河的热情来自己创编诗歌,演唱这首诗歌,这样一首展现作者铮铮铁骨、高风亮节的《石灰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语舞相伴,演绎精彩

课本剧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统编教材中有很多的童话、神话故事,放手让孩子们自排自演。课本剧的表演既可以是一篇课文的某一个片断,也可以是一篇课文。如部编版二上《狐假虎威》一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用唱、诵、演的方式把课文内容呈现出来,更是将这个课本剧搬上来表演的舞台。

其实语文书中可以改编的内容很多,老师们可以细细去挖掘。课本剧的表演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中间或最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结束后的综合表演,巩固学生对这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结束时的汇报表演,复习这学期学过的有关教材内容。

“双减”之下,作业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更担任着“减负提质”的重要角色。优化作业设计,应该以学生个性兴趣为抓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有质量”“有特色”“有乐趣”的作业中,获取知识,开拓思维,提升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