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谢志伟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教材设置了 “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栏目,教师应认真研究,积极实践,用好教材活动栏目,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
在新课程实施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对初中政治教师来讲,要将培养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2016年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方面做了较大创新,每课在正文内容基础上,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等活动栏目,对于新教材在活动栏目设计方面的调整,教师应认真研究,用好教材活动栏目。这对于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活动栏目的分析
(一)从活动栏目种类和数量方面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全书活动栏目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六类活动栏目,全书有十六个“运用你的经验”栏目、八个“阅读感悟”栏目、四十六个“相关链接”栏目、六十八个“探究与分享”栏目、一个“方法与技能”栏目、十六个“拓展空间”,共计一百五十三个活动内容。
(二)从栏目活动的形式和时空方面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活动栏目的活动形式有:参观、访谈、调查、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辩论、撰写小评论、制作手抄报、推荐好书、用多种方式记录自己成长等方式,活动形式体现了多样化。活动时间涉及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空间涉及课堂内外、教室内外,从多维度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开展深度学习。
(三)从活动栏目的内容方面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活动栏目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呈现了多元化的背景内容,如,安徽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晒晒家庭幸福生活、废旧物品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传统节日知多少、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发展、浙江余村绿色发展道路、青藏高原为国戍边战士的事迹等。背景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以我与个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逐步扩展认识范围,强调了素养导向、价值引领、学法指导、能力训练、联系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基于案例、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科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因此,教师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加强实践探索,用好活动栏目,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的依据
(一)学生在初中阶段认知结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思维逻辑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由于理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这为依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进行解释,从而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者个人的理解。教学不是简单生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罐”,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教材活动栏目设计的活动将学习者的内部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迁发展作为驱动力,经重组和提炼形成新的认知体系。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得是认识主体积极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与主体发展过程是统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为学生开展意义建构搭建了平台,因此,教师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的路径
在上课前,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理解教学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内容結构、学生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有机融入教学活动环节,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培养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利用教材活动栏目开展议题式教学
议题式教学以教材核心知识为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选择议题,围绕一个或者多个结构化的议题内容,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核心知识、发展关键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促进正确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以真实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将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为例,该框题“运用你的经验”栏目中,展示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非法网吧,及时打市长热线举报,不久网吧被取缔的情景资料。活动栏目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如何看待此事?二是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这个栏目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如何用好这个栏目呢?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核心知识学习要求,以“运用你的经验”背景材料为主线,开展议题式教学。由背景材料问题引入,提出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管还是不管”;“管”,说明你有民主意识,能够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懂得行使民主权利。导入本课主题——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继续设问:“如果要管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怎样管?”引出民主监督内容,了解民主监督的形式和意义;继续设问“如果要管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引出民主选举的形式和要求等相关知识。继续设问“有关部门治理方案,怎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 引出民主决策的相关制度和意义;从学生小泽的行为,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本框教学设计始终以小泽举报违法网吧,参与民主生活为主线,从小泽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参与民主生活,学生在交流分享、相互争论、相互学习中培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素养,达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二)利用教材活动栏目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源自社会生活,要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学生已有经验和观察体验非常重要,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活动栏目,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分享交流,解决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中,教材设置了 “探究与分享”栏目,该栏目要求学生设计一次学校的“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线路,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说明设计思路,并向同学介绍设计的研学方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想一想,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第五课的核心内容是守护精神家园,通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该栏目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教师在使用该栏目时,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初步了解三种文化,然后,布置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有关文化景观的资料,结合三种文化设计研学路线,选出优秀的路线进行课堂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三种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而总结出三种文化一脉相承的,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在收集整理研学资料的过程中,深入接触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利用教材活动栏目开展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侧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中,设置了“拓展空间”,如,就人工智能发展是否会超越人类这个问题开一个辩论会;以“创新文化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写一份解决民生问题的提案”;“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等。分析“拓展空间”的学习任务,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综合性和活动性学科课程的特点,活动内容汇集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是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工具,可以纳入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拓展空间”的学习任务,从时间方面看,可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如寒暑假時间,从内容方面看,要突出重点,选择性开展活动,不要面面俱到。可以教师规定任务,也可学生个人选择,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提倡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根据课标,依托教材,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栏目,加强价值引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持续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3]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6):2.
[4]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阳光学业评价: 政府采购免费版. 思想品德. 九年级. 上册[M]. 广州出版社, 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