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朱思华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曾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儿童诗作为幼儿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体裁之一,内容富有童趣,易于幼儿感受和理解,有着语言优美,韵律明快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幼儿对语言韵律的感受。本文将以一个活动案例为切入点,探究教师在培养中班幼儿语言韵律感受力方面可运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儿童诗;语言韵律感受力;策略
儿童诗在幼儿文学中,情节丰富,内容浅显易懂,韵律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深深赢得幼儿的喜爱。儿童文学家金波曾在《儿童诗的写作》中提出“诗歌的语言不但要求精练和富有表现力, 还要求它有和谐的音调, 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即语言的韵律美。”
说起语言韵律,方卫平在《论儿童文学的韵律艺术》中明确提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韵律“最为鲜明地体现在语音层面”。方卫平认为,儿童文学作品中语音层面的韵律性,包括了押韵,句中语词彼此配合构成的声韵效果以及对偶、排比、回环、重复等句式上的声韵效果等三方面。而儿童诗中,不同句式的声韵效果,则更是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韵律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教师将以《池塘音乐会》活动为切入点,根据中班幼儿在儿童诗的相关语言活动中对于其韵律特点的感受和表现,进行相应的分析,尝试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儿童诗赏析《池塘音乐会》
太阳公公威风了一天,静静地睡着了,绿色的池塘热闹起来。
“呼呼呼”,风娃娃哼着一首凉爽的歌,轻轻地跑来了。
“沙沙沙”,池塘边的柳条在晚风中摇晃,好像在给风娃娃伴舞。
“呱呱呱”,小青蛙跳上荷叶,张开大嘴巴唱起了欢乐地歌。
“哗哗哗”,清清的池塘水微笑着,它泛起波浪,好像在给小青蛙伴舞。
“瞿瞿瞿”,小蟋蟀们蹦上草尖,齐声高唱。
“噗噗噗”,池塘里的小鱼儿吹着水泡泡,摆动花尾巴,好像在给小蟋蟀们伴舞。
夏天的池塘凉快又热闹,好像在开音乐会。
本次活动,教师选择了儿童诗《池塘音乐会》作为中班作品。中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上能够主动和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整首诗的结构清晰,对仗工整,每一句诗都运用了叠词手法,不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夏天池塘边动物们的动作,同时也把静态的植物声音拟人化,让人浮想联篇。
一、难懂的《池塘音乐会》——教师在实际活动中的教学尝试
(一)成人视角下的儿童诗赏析及活动组织
(二)幼儿视角下的活动实际表现
1.通过图片,幼儿对于池塘边的景物有基本的认知经验,大致能说出诗歌中涵盖的景物,但对于其动态没有太多感知。
2.幼儿在教师提问中,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景物可能发出的声音存在一定的经验缺失,难以与诗中作者产生共鸣。
3.综合整个活动而言,幼儿更多只是重复表现为机械地朗诵,在想象和创作上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纵观整个课例活动,教师虽然运用了具体的图片和开放式问题引发了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想象,但单一枯燥的形式并没有能从多感官角度引发幼儿的想象。中班幼儿在理解事物上,难以凭空与相应的事物产生共鸣和联系。
二、读懂幼儿,有针对性进行活动优化,提出有效的活动策略
从活动的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活动是否有效,关键的一点在于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是否本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幼儿视角解读幼儿的实际需要,从而运用多样化、丰富的感知手段,启发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
(一)活动优化
针对本次活动,教师后续做了以下的调整:
1.在诗歌的赏析中,教师运用了图片、视频、声音等多渠道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打开了幼儿对夏天景物的感知觉。
2.基于对夏天景物有了基本了解后,当教师再度引入“夏天池塘”主题背景时,不少幼儿能够快速联想到其可能会发出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进行景物描写手法“叠词”“拟声”手法的渗透时,幼儿便能自然理解诗歌中的韵律规律。
3.为了进一步验证幼儿对诗歌韵律特点的理解,教师通过肢体动作的演示、节奏的练习,强化了幼儿对诗歌中具有叠词特点的句式理解。
4.在诗歌的理解基础上,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发了幼儿对不同事物的想象,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相同的韵律规律,创作仿编新的儿童诗歌。
(二)建构有效的活动策略
1.理解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儿童诗作品。
中班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理解事物仍旧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本次活动案例,我们选择了情节相对简单,结构统一,句式明显,对仗工整,且切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能够有利于幼儿理解、发挥想象。
2.营造适宜的审美氛围,通过多感官渠道,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活动的前期铺垫中,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甚至触摸等多种形式为幼儿营造适宜的审美氛围,促进幼儿更直观、形象地感知作品的事物及其蕴含的情绪情感。以本次活动为例,教师在活动引入的过程中,通过多感官渠道,快速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同时幼儿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的事物可以存在不同的声音表达。
3.适当提问,启发幼儿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要重点把握作品蕴含的韵律特点,通过有效的提问,启发幼儿观察和思考诗歌。文本的描写特点。《池塘音乐会》中诗句最明显的韵律特点是每一句诗开头的叠词声音。幼儿对常见事物已有一定的经验,教师可运用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该事物可以用哪些拟音词来表示呢?
4.多样吟诵和表达
在吟咏诗歌作品时,教師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的表演、节奏演示、图谱重复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吟诵或进一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池塘音乐会》中的每一句叠词都出现了3次重复的音,教师可以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把具有相同韵律特点的内容挖空,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手势、节奏、图谱、声音模仿等多样形式来表现诗歌的特点。多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活动的趣味,同时又能促进幼儿对于作品特点的理解。
5.启发想象,自主创作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把作品蕴含的韵律规律迁移到新作品的创作中来,这也是体现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的最高境界,例如幼儿在《池塘音乐会》活动后的即兴仿编《森林交响曲》。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中班幼儿语言韵律感受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XKT25445)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许军娥.构筑美丽的儿童世界——论金波的儿童诗歌创作[J].安康学院学报,2008(03):70-71.DOI:10.16858/j.issn.1674-0092.2008.03.022.
[3]方卫平.论儿童文学的韵律艺术[J].甘肃高师学报,2015,20(04):55-60.0DC2E62D-679C-4012-A6CE-E7AA64B10F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