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雷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能使思想政治课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形成信息化教育意识,掌握信息化教育工具,提升解决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能使思想政治课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形成信息化教育意识,掌握信息化教育工具,提升解决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二者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直接移动到信息技术平台之上展示出来,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要借用信息技术平台打造专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话题内容,这个话题内容不但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还要适应不同信息技术平台的特色。要大胆创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方式方法,加快促进二者的高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的主要方式:
1.教学资源的内容时政化。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政治,把握政策导向。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形式,而是包括文字、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感染力。通过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等平台,学生可超越书本、课堂、校园等时空的学习领域,开阔视野,形成认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3.学习过程的情境化。现代信息技术使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教师难以表述的现象、原理、理论以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造的认识与实践中的活动中去,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活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经历过或未经历的情境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政治学科需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都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完美整合,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4.学习环境的开放化。网络带来的时间的无限延伸和空间的无限拓展使得任何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动。网络的多媒体化、数字化呈现方式,创设了多样化的环境,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使表达信息的形式扩展到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学习者与网络的交互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有效帮助和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教学方式的民主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信息可以由师生双方平等提供。资源和信息的平等共享,促进了师生平等、民主地交流与分享。信息技术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平台,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电子邮件、网上论坛以及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为培养21世纪开拓式的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化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郝玉林.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6(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