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群文阅读在中考古诗词复习中的探索

时间:2024-08-31

摘  要:将初中学习的古诗词按“主题”进行梳理,可以按作家、风格为主题,“意象”为主题,“用典”为主题,运用群文阅读方式,提高中考古诗词复习效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复习;中考

北京中考从2018年开始考查古代诗歌鉴赏,主要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画面描绘、情感主旨、写作手法,其中2019、2020年均涉及与其他篇目的比较鉴赏题型,所以单一的一首诗一首诗复习不利于提高古诗词复习效率,应整合复习内容,按作家、意象或诗眼带学生梳理,构建起一套更科学、更有序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一、按作家、风格梳理

漫长的诗词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璀璨的巨星,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他们的优秀作品,比如选取了诗圣杜甫的诗,选取了《江南逢李龟年》(七年级上)《望月》(七年级下)《春望》(八年级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年级下)《石壕吏》(八年级下)《月夜忆舍弟》(九年级上)这六首。我们发现这是杜甫在人生不同阶段所作的,因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诗人的经历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复习时可以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组成杜甫诗歌群文阅读,帮助学生回忆诗人的生平,了解他创作的经历和诗歌风格,形成杜甫诗词知识网。再结合诗人的传记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杜甫其人以及他的创作历程、诗歌特点和风格。在考试及今后的学习中即使遇到杜甫其他的诗歌,理解、分析起来也更有据可循。

除杜甫之外,还有一位词人也应通过时间来梳理其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这就是李清照。教材虽然只选取了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年级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落》(八年级上),但梳理她的生平,对理解她的词所表达的情感主旨有很大帮助,所以可以立足教材向课外拓展,为学生建立李清照图谱,便于学生理解。

如复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以补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早期作品进行阅读,体会她前期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甜蜜幸福的婚后生活,随之体会这一时期她语言活泼秀丽,语新意隽的特点。复习《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就可以补充《声声慢·寻寻觅觅》等晚期作品,让学生体会她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下,抒写孤独凄凉的心境;还可以补充《清平乐·年年雪里》,这首词几乎囊括词人一生,她人生中最重要三个阶段的生活和情思在这首词里都能找到。把这些词作为群文呈现,学生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就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复习内化为“李清照词”图式。

二、用“意象”组合

我们从小就开始背李白的《静夜思》,由此“月”与思乡就挂上了勾。后面我们又学习、明了很多意象,比如“柳”“江”“湖”“泰山”……这些意象成为理解诗歌的关键点。我们以“意象”来组合群诗,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横向比较,加深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将教材里写到“器乐”的诗词组成群文,进行专题复习。如《诗经·关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王之涣的《凉州词》、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诗中有“琴瑟”“号角”“鼓”“羌笛”“玉笛”等乐器,这些乐器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抓住意象可以讲很多古诗词整合在一起阅读、赏析,便于提高复习效率。

具体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两首诗中笛声传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再比较《诗经·关雎》、陆游的《游山西村》、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诗歌中“乐器”运用的场合和作用有什么不同,了解“乐器”在古诗词中的特点和作用。可重点比较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这三首诗中的乐器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三、关注“用典”手法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可以使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燕然未勒”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易水”就让人感到将士们无所畏惧,慷慨赴敌的形象。我们可把“用典”的诗词组成群文,分析“典故”在不同诗词中的特殊用法。

另外,还可以根据题材归类。比如:将课内外“三国”题材的诗词组成群文,比如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提到孙权,还可以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提到周瑜且对其大加赞赏。我们可以探究发现诗人选择的三国人物跟自己是有相似之处的,借彼写己,借别人的故事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和抱负。由此体会诗人借古讽今的手法和用意。还可以拓展“赤壁”题材诗词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发现人们凭吊“赤壁”目的还是借古抒怀。从人物、地点两方面探索“三国”题材诗词,拓宽学生思维视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复习阶段,不单单要有知识的巩固,也要对学生思维和能力进行提升。教师将诗词重新以某一“主题”整合,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很好的复习诗歌内容,并且拓宽广度,加深深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波.功到自然成--中考诗词鉴赏复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

[2]何一鸣.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初探[J].读写算,2018(03)

作者简介:

冯莹, 1990年, 女,北京;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硕士研究生,语文教师,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北京中考复习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 ,北京   10007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