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层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4-08-31

刘静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锦州 121100)

0 引言

疫苗免疫接种用于预防控制动物传染性疫病传播流行,疫苗是用于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基层动物免疫工作开展中,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疫苗不能妥善保存,运输中出现偏差会严重影响疫苗的整体免疫效果,甚至会导致免疫失败,严重的还会导致疫病传播流行,不仅给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1 存在的问题

1.1 疫苗管理运输不当

基层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兽医站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疫苗保存设备,在每年进行春秋两季强制性疫苗免疫接种时,不能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对疫苗进行妥善保存,在运输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执行冷链保存的要求,某些需要冷藏冷冻保存的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失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免疫效果,常导致免疫失败[1]。而某些活性疫苗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致病原在养殖场内部传播流行,引起动物疫病。

1.2 不同疫苗混合使用

由于动物养殖相对较为分散,养殖规模较小,每年春秋两季强制性免疫工作开展时,基层地区动物防疫人员为提高防疫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经常出现将多种疫苗同时免疫注射的情况[2]。不同疫苗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产生免疫抗体的机理和产生免疫抗体的时间均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不同疫苗在同一个时间内集中免疫接种,常会导致疫苗之间产生拮抗作用,相互之间发生干扰后,影响机体内抗体水平的产生,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此外,某些动物疫苗混合使用,还会产生较大的毒性,不但不利于提高抗体水平,而且还会对动物健康生长造成威胁,严重的导致动物中毒死亡。

1.3 未构建完善的免疫程序,缺乏有效的免疫监测

首先,未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基层地区动物养殖规模较小,较为分散,很多养殖户不具备科学养殖意识,养殖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部分饲养户认为只要自己养殖的动物不出现典型的发病症状,就不需要进行疫苗免疫接种。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实施免疫接种时,存在很大随意性,接种的疫苗和接种时间比较随意。虽然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为养殖场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疫苗免疫程序,但很多养殖户并不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动物免疫接种。这种情况下,即使能免疫接种疫苗,也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依然会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缺乏有效的免疫监测机制。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只要疫苗免疫接种后,动物就会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没必要继续花费财力、物力进行免疫效果监测。但在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疫苗免疫效果常与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和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如果不能进行定期的抗体效果监测,某些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接种后仍然可以引起发病。疫苗接种前后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很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败,通过免疫效果监测,能及时发现抗体水平不达标的动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

1.4 疫苗注射不合理

疫苗注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消毒不当和注射过程中随意使用药物。首先,注射部位消毒不当。进行动物免疫接种时,很多接种人员不注重对动物接种部位的消毒。由于消毒不彻底,很容易导致接种部位红肿化脓,引起免疫副反应,严重的还会导致动物带毒或继发感染多种致病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免疫接种过程中使用药物。通常在疫苗免疫接种前3 d和后3 d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和消毒剂[3]。尤其是在活性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更应严格控制消毒剂和抗生素的使用量。部分养殖户在疫苗免疫接种期间和正常饲养期间,会在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大量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由于疫苗是活性微生物制剂,在免疫接种时增加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会导致疫苗失去活性,影响免疫效果。

2 解决措施

2.1 高度重视疫苗储存运输

基层地区应强化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的冷配设施,逐步建设疫苗运输冷链体系。所有政府配发的疫苗,均由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专人保管,严格登记记录,在疫苗保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疫苗指定的温度进行存放。疫苗向基层地区运输过程中,应使用正规疫苗运输工具进行运输,避免在运输时受到强光高温暴晒,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2.2 做好疫苗接种前准备工作

疫苗免疫接种前应详细了解疫苗的性质,是灭活疫苗、活性疫苗还是弱活疫苗,同时还应进一步掌握疫苗的具体用途、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厂家批号、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做好严格的记录工作。仔细检查疫苗瓶体是否损坏。疫苗检查完毕后,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动物体重稀释疫苗,确保疫苗现配现用,当天稀释的疫苗应当天使用完毕。

2.3 疫苗免疫注射

疫苗免疫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对于体毛较长的动物,应对其进行剪毛处理,然后使用碘酒进行杀毒,干燥后再使用酒精进行一次脱碘消毒。将稀释好的疫苗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每个动物一头一针。在疫苗免疫接种时,应确保注射部位准确,注射深度合理,注射剂量充足。根据疫苗的注射方法和部位可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点眼点鼻等。

2.4 强化动物免疫接种宣传教育

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应深入基层,全面调查辖区范围内的动物养殖情况,并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宣传工作。通过与养殖户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取得养殖户的信任,向其介绍动物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并主动接受动物免疫接种。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要向养殖户积极宣传疫苗免疫接种的部位、接种剂量、接种注意事项,逐步提升养殖户的免疫接种水平。

2.5 疫苗接种后的废弃物处理

通常当天稀释的疫苗应当天全部使用完毕,对于使用过的酒精棉签、疫苗空瓶、稀释后未注射的疫苗等,一定要进行深埋焚烧无害化处理,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器具应进行严格无害化消毒。

2.6 强化免疫监测

在使用多种疫苗进行联合免疫接种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免疫监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注射。为有效降低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应尽可能按照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针对性的免疫接种。养殖场每年春秋两季,在进行强制性免疫接种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针对多次抗体监测不达标的应将其作为带菌动物,直接扑杀无害化处理。

3 结束语

基层地区动物免疫是有效预防动物传染性疫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经济成本最低的措施。为确保免疫效果和免疫水平,国家制定了春秋强制免疫措施,但由于基层地区对动物免疫重视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动物免疫效果。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基层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动物免疫效果,保证动物疫情不传播、不流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