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先加
【摘 要】物理学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学生所学习的初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实现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具备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为此,本文首先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最后研究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满足物理教学知识回归日常生活的教学改革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071-02
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绝大多数物理知识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但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忽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在新课程教育目标全面优化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让物理教学走进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1]。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针对性地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教学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1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路径。开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物理知识。
第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相对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假设、畅所欲言,同时借助多种探究手段得出物理结论和解决方式。
第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与教师沟通,帮助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学生的学习个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感悟到物理知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2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很难将物理知识的概念原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教师总是捧着物理课本为学生讲解原理,按照课本例题讲解物理公式,并未将自身的知识见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也无法拓展与延伸物理知识,最终导致学生很难深入了解物理概念原理的具体含义[2]。物理课堂常常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对较低,缺乏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更难以实现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 新课导入中应用生活素材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新课导入,可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迅速调整学习状态,对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在物理课堂的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选择与初中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生活素材,设置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最终达到更佳的新课导入效果。如在教学“光现象”时,可将玻璃缸以及激光笔带到课堂,率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清水中用鱼叉叉鱼时,虽然对准了鱼但往往都叉不到?”等问题,请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并表述最终思索的答案。然后,教师可在事先准备的玻璃缸内装满清水,用激光笔进行激光照射,带领学生观察光线在水中的变化情况,由此引出“光在水中折射”这一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3.2 利用生活实例降低物理知识学习难度
虽然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但在应用专业术语概括文章时,常常会出现物理知识抽象化的情况,给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带来一定困扰。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选择引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例。如教学“电与磁”时,选择导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电生磁的相关内容。“冬天用毛衣吸附地上的纸片时,纸片很容易就被吸附到毛衣上,这就是电生磁的原理。”借助一系列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杠杆平衡条件”时,可引领学生分析鱼竿、跷跷板以及天平等,引导学生继续列举运用杠杆的实际案例,并在讨论结束后用“杆秤”进行物体质量称重。在选取不同重量称重时,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杠杆平衡”的原理,总结“”的杠杆平衡条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3 利用生活物品改善物理实验活动
初中物理知识的专业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灵活应用物理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围绕某一专题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可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掌握物理研究的科学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传统物理实验活动中,大多数实验对于器材的应用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只有在实验课上才能开展物理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實践能力。对此,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素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开展物理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也能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物理探究实践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3]。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浮力》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浮力的实际内容,可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盆和一个橡皮泥,让学生探讨如何让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不同学生小组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如“将橡皮泥捏成小船”“捏出橡皮泥是中空的形状”等,每个小组都对探讨出的方式进行了实验。之后引导小学生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将小石子放到水面上的橡皮泥船上。实验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让橡皮泥小船承载更多的石子,得出结论后,再带领学生做浮力实验,询问学生是否有新的发现,能否采取其他实验辅助验证自身的观点。借助此类实验活动,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4 布置生活化的物理课后作业
物理作业是对物理课程知识学习的延伸,对于学生物理新知识巩固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有强化作用,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物理作业时,需要加强物理作业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往物理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教材的课后习题或是练习册内容,使得学生在长期练习中极易产生不耐烦情绪,影响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质量[4]。为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打破只布置书面练习作业的模式,适当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的热情。教师可在书面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阅读、调查以及操作等不同形式的作业内容,鼓励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观察家里电路的连接情况,单独或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串并联电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感受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体会物理知识学习的真正
价值。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需要在物理新课导入中应用生活素材,在课堂教学期间利用生活实例降低物理知识学习难度,利用生活物品改善物理实验活动,同时需要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物理课后作业,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实现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加快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发权.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科技资讯,2020(8).
[2]梁喆.融合STEAM理念的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教学——以
“光的折射”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2).
[3]雷文松,李文斌.将生活化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6).
[4]陈阳,胡志娟.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